深化改革樹形象 譜寫教育新篇章
作者:乾縣教育局局長 劉 明
發布時間:2014-06-04 16:48:2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2013年12月底,我被組織上任命為乾縣教育局局長。上任以來,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乾縣教育發展的突破口、切入點在哪里?為了給這個問題找到一個準確的答案,我帶領局機關領導和有關部室負責同志深入全縣的中小學校,面對面聽取基層學校領導和一線教師的心聲,相繼召開了中心完小和學區校長會、初中校長會、教育教學質量管理座談會等,分析總結全縣教育教學工作現狀,發現主要存在四方面制約學校發展的問題:一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校際差距、城鄉差距比較嚴重;二是教師隊伍年齡老化、結構不合理,制約了學校的創新與發展;三是名師名校建設滯后,優質生源流失嚴重,教育不均衡現象加劇的問題比較突出;四是一些教師敬業精神下滑,責任心缺位比較明顯。針對存在的問題,在充分調研、廣泛論證的基礎上,我們提出了“抓基礎、建名校、育名師、提質量、出人才,爭創教育強縣,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工作目標。
“抓基礎”,有三層意思:一是抓硬件,即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城鄉教育均衡發展;二是抓軟件,即師德師風建設,弘揚正氣,牢固樹立敬業奉獻意識;三是抓起始,即從起始學段、起始年級、起始學科抓起,提高學生基礎素質。
“建名校”,就是在各個學段著力建設一批“辦學條件標準化、學校管理科學化、教學手段現代化、辦學特色多樣化、學生素質優良化”的名優學校,發揮名校的示范引領輻射作用,最終實現“大學區”管理模式。
“育名師”,就是著力培養一批有學科建樹、有先進教育理念的名牌教師和骨干教師,解決學生擇校問題。學生擇校說到底擇的就是“名師”,從今年開始,我們要面向全體、面向教學一線、嚴格程序、嚴格把關,建立健全一套人才選拔機制和人才激勵機制,促使“名校長”“名教師”脫穎而出,樹立標桿,引領帶動,不斷提高“兩支隊伍”整體素質。
“提質量”,首先,要堅定不移推進教育管理制度創新。如創新選人用人機制,為那些懂教育、會管理、講團結、顧大局、堅持原則、年富力強的同志提供施展才華的平臺,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大力加強教師隊伍的精細化、科學化管理,不斷引入競爭激勵機制,實行教師業務考試“末位淘汰制”,推進分配制度改革,體現優教優酬原則,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我們講教育管理創新,這不僅僅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也是因為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還不同程度存在著阻礙教育發展的問題。我縣教育亟須解決的問題很多,如全縣中小學校舍改造量大面廣,“雙高雙普”任務非常艱巨;高中標準化建設和教育基礎設施建設負債較多,資金缺口較大;中小學在校學生人數逐年減少,學校布局有待新的調整;教師隊伍老齡化、結構不合理問題突出,幼兒教師極其短缺;高中骨干教師體系尚未形成,少數教師和部分優秀學生流失,高考二本上線人數不少但錄入名校學生數量不多;職業教育發展觀念滯后,職教招生面臨嚴峻挑戰;少數學校管理粗放,師資素質不高,教學質量長期在低谷徘徊。這些問題亟須通過積極創新大膽探索來解決,這樣才能促進全縣教育持續、均衡發展,才能談得上教育質量的提升。
其次,繼續給力課程改革,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我們繼續把高效課堂建設作為教育質量的增長點,進一步扎實推進高效課堂建設工作,破解課改瓶頸,提升教育品質,密切關注新課程背景下的中考、高考形勢變化,通過提高中考、高考質量來提升全縣人民群眾對乾縣教育的認可度和滿意率。
再次,重點探索對學校、教師、學生評價體系的改革,打破單一的評價機制,用積極的導向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整體教育質量的提升,建立完善的教育質量目標跟蹤管理評價和綜合考核機制,最大限度地激發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如我們對學校的評價,采用“一頭兩翼”的綜合評價方式,“頭”就是教育教學工作,“兩翼”指的是教育督導評估和兩支隊伍建設,這樣對學校的評價才具有公信力。
最后,進一步深化“四制改革”,制定剛性文件,保障“四制改革”不走過場,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人人有動力,個個有責任,出勤出力出效益的作用。
我們希望通過創新教學和管理方式,切實走出一條“減負增效”的素質教育新路子,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環境中學習成長,把學校辦成激揚生命的精神樂園。但是,創新肯定會觸及個人或小集體的某些利益,難免會遇到阻力。如何看待這些來自反對者的阻力,是我縣教育創新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問題。為此,我們必須堅定信心,通過解決阻力來推動教育發展。面對阻力,我們一般通過統一思想來解決認識問題,通過博采眾長來提高工作效率,通過民主集中制的程序來求得群眾支持,通過實事求是,立足學校實際來真正實現教育創新的預期結果。當前,教育改革正在向“深水區”邁進,我愿意涉著改革的“深水”過河,因創新管理帶來的阻力和壓力,我會把它變成前行的動力,堅定信心,矢志不移辦好讓乾縣人民滿意的教育。
早在2011年,還在擔任縣審計局局長的時候,我就向組織上談過想去教育局工作的想法,這個愿望在2013年實現了。組織和人民將乾縣教育這份重任交給了我,我感覺沉甸甸的。教育局長這個職位,對我而言既是工作的動力又是壓力,我會用全部的心血和汗水來擔當這份重任,把“辦好讓全縣人民滿意和放心的教育、實現乾縣教育新的騰飛與輝煌、做強做大做優乾縣教育事業”當作我無悔的追求和在任的奮斗目標。同時,我將把社會各界對我的信任與支持化作前行的動力,堅定信心,凝神聚力,帶領新一屆領導班子,重點破解制約我縣教育發展和質量提高的瓶頸,加快和深化教育改革進程,落實各項創新舉措,制定科學規范的考評細則、獎懲制度和長效機制,迅速在全系統形成人人談質量、校校抓質量的濃厚氛圍,形成全方位、全過程抓學校管理、抓教育質量的工作合力,以優異的中考、高考成績回報社會、回報人民,不辜負組織和全縣人民對我給予的深切厚望,為譜寫乾縣教育的新篇章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