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播撒陽光的引路人
作者:陜西省興平市華興中學 樊迎春
發布時間:2014-06-03 09:49:1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過:“愛是一縷金色的陽光,凡缺乏愛的地方,無論是學生的智慧還是品格都得不到充分自由的發展。”作為一名班主任,除了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素質,更重要的也是必備的素質就是“愛”。班主任應該是一個“播撒陽光的人”,用關心、信任和激勵,把愛的種子撒進學生的心田。一、愛在公正無私
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歷告訴我:一個班主任,如果僅僅熱愛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個好教師;如果不但熱愛事業而且熱愛學生,那他就是一個優秀的班主任了。每個學生,相貌有美有丑,智商有高有低,行為有好有壞,但人的尊重、關愛需求是與生俱來的。崇高的師愛是對每一個學生一視同仁,不偏不倚,對每一個孩子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對那些所謂的“差生”,更要給予愛的陽光雨露,要像一個無私的園丁,讓愛的雨露沐浴他們的心靈。一個不愛學生的班主任要想搞好班級管理工作是不可能的。
每接手一個新班,我都實行量化積分制度,每周總結、每月評比、期中期末獎勵。無論學生的程度如何不同,最初時我會給每一個學生60分的基礎分,好讓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平競爭。對任何一個班級成員都公平公正,給每個學生提供的發展平臺毫無差異,不同的結果只是取決于個人的表現,讓他們在前進的道路上信心滿滿,動力倍增。
二、愛在因人而異
班級中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平等的發展平臺,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卻不能忽視學生個體的差異。我們的班上有寄宿生、走讀生,有留守兒童,有單親子女,有活潑樂觀的“陽光男孩”,也有默默無聞的“灰姑娘”,有以聲奪人的“獅吼哥”,也有奇裝異服的“潮流妹”……有千差萬別的學生,就需要千差萬別的師愛。不深入了解學生,總是借用老經驗、老方法或者老模式怎么可能成為一名成功的“引路人”呢?有時一個溫暖的眼神可以使一個孤獨的孩子欣喜若狂,一個真誠的鼓勵可以使一個自卑的孩子滿懷信心。但如果愛沒有因人而異,你的賞識也有可能使學生覺得做作、虛偽,你的激將也可能使學生進一步自暴自棄,你滿懷關愛的撫摸可能讓學生不自在,甚至反感。所以,愛需要因人而異。
一個班級中學生的學習成績總有優劣之分,通常情況下班主任喜歡、重用優秀生,而對學困生有所忽視。這樣勢必導致優生更優、差生更差的兩級分化現象,不利于班集體的全面提高。如果我們基于學生的學習實際,以發展的眼光關注他們,對優秀生愛得更長遠,對中等生愛得更現實,對學困生愛得更呵護,那么每一個學生都會得到長足發展。
三、愛在寬嚴相濟
作為班主任,要傾己所愛,來贏得學生的信任,但我們的愛也不能太膚淺、太迷亂。一味地表揚、夸贊或者過分的、毫無原則地表面溺愛,那是對學生的放縱,只會愛了眼前,害其終身。只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道德感凝聚而成的發自內心的、自然的、真實的愛,才是生動的、感人的,才能獲得學生的認同、尊敬和感激。所以,班主任對學生的愛,要寬嚴相濟,恩威并重。孩子畢竟是孩子,該寬容時一定不能苛責,該嚴厲時也斷不能放松,正所謂“嚴是愛,松是害”。
班主任對學生的愛不同于親人的愛,它包括生活上的關心幫助,思想、態度上的教育和引導,學習方法上的指引等。愛不是交易,不是討好,不是媚俗,愛是一種態度,一種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愛的教育是心與心的溝通,靈魂與靈魂的交融。
霍懋征老師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是的,愛是教書育人的動力基礎,為人師者要把自己的愛像陽光一樣撒向每一個學生的心靈,使每個孩子都在愛的陽光下健康成長!讓我們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給孩子一份真摯的愛,用溫暖傳遞溫暖,用愛心滋養愛心。既要關心他們的學習,又要了解他們的身心,做一個播撒陽光的引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