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是幼兒教育 的有效手段
作者:陜西省府谷縣第二幼兒園 王德宏
發布時間:2014-06-03 10:32:1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有愛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但是我們做老師的,往往被繁瑣的工作所包圍,重復的勞動,會使我們感到厭倦,孩子的不理解和頑皮會使我們感到沮喪,久而久之,必然會有些麻木,甚至會懷疑自己的付出,但是看著孩子純真的眼神,想象著他們未來的道路,我們必須意識到,老師的工作是一份事業,而不是一種謀生的職業。孩子,需要老師用全身心的愛去呵護,并且將這種愛無限的保持著。一、關愛孩子
“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老師尊重、關心和愛護孩子,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我班有個孩子叫王順,父親年近花甲,母親精神分裂,有時回家晚了飯都吃不上,他的個人衛生從來就不合格,每周我都要把他請到辦公室,給他洗臉、洗脖子、剪指甲,有時看他衣服臟了還要幫著洗。用自己的愛心溫暖著缺少母愛的孩子。正如王順所說:“我雖然失去了一個媽媽,但是現在我又找到了一個新媽媽?!庇幸惶熘形缥覀冊诨顒邮页燥垼粋€孩子說:齊迎望肚子疼拉在褲子里啦,當時我連忙跑出去,和同事楊莉老師一起把樓道里的糞便打掃干凈。又打來一桶水,抱起齊迎望,幫他洗干凈身上的糞便。事后一個老師感慨地說:“你平時那么干凈,給孩子做這樣的事我們真佩服你!”我只是淡淡一笑說:“你們也會這樣做的,只是我比你們早做了一步。”
老師對孩子必須真誠、平等。孩子是祖國的未來,要滿懷著對未來的責任感和激情;與孩子相處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要經常跟孩子推心置腹地談心,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孩子。
二、寬容孩子
劉馨陽剛入大班時,整天在大廳哭鬧,不進活動室,不和小朋友們一起吃飯、喝水,也不午休,看著孩子每天淚流滿面,他的爸爸媽媽也束手無策。后來,我決定一定要把劉馨陽帶入正軌。每天我認真地回答他的提問,每天在幼兒飯桌上陪他吃飯,細心地照顧他的生活,讓他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老師的存在。慢慢的劉馨陽的情緒穩定了,覺得我很親近,喜歡和我一起玩,中午睡覺我也像媽媽一樣去拍他入睡,我組織活動時就讓他做示范,與小朋友們交流,請小朋友們拿玩具和他一起玩,久而久之,他和孩子們熟悉了,便喜歡和小朋友們一起游戲。
在平時的教學中,對于已經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幼兒時,老師主動摸摸孩子的頭、臉蛋或手,孩子會對老師產生一種安全感、親切感。這樣做既增進了幼兒與教師間的情感,又使孩子們覺得老師像媽媽一樣親切。對于個別情緒不穩定的幼兒,當他的眼淚在眼眶不停地打轉,撅著小嘴不肯邁進活動室時,主動抱抱孩子,讓孩子感到老師對他的愛護、關心,使幼兒對教師產生深厚的情感。只有走進孩子的生活,融入孩子的群體,取得孩子的信任,孩子才會對老師無話不談,把老師真正當作知心朋友。
三、賞識孩子
我在接待幼兒入園時常用眼神與孩子們交流,我用真誠的、信任的眼光去看幼兒,他們會給我微微的一笑,有時孩子在調皮時,我會用善意,略帶責備的眼光去看他們,孩子們對我不好意思地笑一笑,馬上停止吵鬧,這時候我心里暖烘烘的,因為孩子肯定了我這個朋友式的老師。與孩子交流時,我蹲下來與孩子講話,讓教師與幼兒的交流處在同一高度,這樣,不僅縮短了教師與幼兒的距離,更讓孩子們覺得老師和他們是平等的。作為老師,我們要給孩子多一些贊賞與鼓勵,而不是太多的批評與責備;要給孩子的心靈播撒愛的陽光,而不是在那顆稚嫩的心上留下陰影。贊美能賦予孩子積極向上的力量,贊美可以拉近心靈之間的距離,讓孩子能夠細心傾聽你的教誨,讓教師的付出,不再是無意義的行為。每個孩子都有被認可被肯定被尊重被賞識的需要,都期待著獲得成功,而成功之路,是需要教師用愛心去鋪就的。或許,一次成功體驗,可能就此改變孩子的一生。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一顆愛心無限回報。讓愛心成為我們的有效教育手段。我們的愛心和汗水,一定會使我們成為孩子們朋友式的老師,對孩子們奉獻愛心,對工作務實創新,讓每個孩子在自己的愛巢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