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賞識” 引領成功 ——淺談對幼兒的賞識教育
作者:陜西省榆林市府谷縣幼兒園 楊翠斐
發(fā)布時間:2014-06-03 10:31:0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美國心理學家埃克森認為:幼兒正處于主動對內(nèi)疚的沖突階段。一方面,幼兒渴望獨立行動;另一方面,他們又容易因為自己行動所導致的不良后果而產(chǎn)生內(nèi)疚感。如果教師能夠適當?shù)亟o幼兒提供獨立行動的機會并給予恰當?shù)闹笇В膭钏麄兊奶剿餍袨椋洫勊麄兊姆e極表現(xiàn),他們就會變得更加自信、更加獨立自主。因而,作為幼兒教師應給予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孩子始終在“我能行”、“我最棒”的“賞識教育”中健康成長。那么,如何對幼兒進行賞識教育呢?一、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并能以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來對待幼兒
發(fā)現(xiàn)幼兒的閃光點是賞識教育的關鍵。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教師應以賞識的眼光發(fā)現(xiàn)幼兒的“閃光點”,以積極的態(tài)度欣賞并及時地給予表揚,使幼兒能看到自己的長處,體驗到快樂和滿足,從而激發(fā)他們繼續(xù)上進的愿望,增強其自信心。因為教師是幼兒心目中的權威人物,教師的一些積極或消極的評價,或許無意中說出的一句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另外,幼兒由于能力所限,在一些事情上往往更容易面臨失敗和挫折。這時,更需要老師給予幼兒更多的鼓勵,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感到自己通過努力是能夠成功的,從而樹立起自信心。
二、為幼兒創(chuàng)設實踐的機會和條件,讓幼兒在體驗成功中提高自賞能力
幼兒時期正是各種能力初步發(fā)展的時期。因此,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幼兒各方面的能力,耐心細致地訓練他們的技能技巧,如:系鞋帶、穿衣服、折紙、畫畫,等等。對于幼兒的點滴進步,教師要給予充分表揚和肯定,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從而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同時也要放手讓幼兒獨立去完成簡單的任務,并給予幼兒一定范圍內(nèi)自我決策和選擇的權力,善于傾聽他們的意見,尊重他們的合理要求,信任他們自我決策的能力。這種實踐活動能促進幼兒的自主、自立精神,鍛煉幼兒的體力、智力和社會應變能力。這樣孩子能經(jīng)常體驗到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喜悅,就能夠相信自己的力量,自我評價越高,自信心就越強。
三、為幼兒樹立賞識的榜樣,教幼兒學會賞識別人
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我時常讓孩子學著自己的樣子贊賞別人。贊賞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時是一句贊揚的話,有時是一個手勢,有時是一陣熱烈的掌聲。如:活動中對于表現(xiàn)較好的幼兒,孩子們會說:“嘿、嘿、嘿你真棒!”每天下午我會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覺得誰能當今日之星,為什么?”孩子們會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說:“我覺得張超能當今日之星,因為他睡覺好”;有的說:“我覺得李陽能當今日之星,因為他聽老師的話”;有的說:“我覺得王亮能當今日之星,因為他把自己的玩具帶來和小朋友分享”。每周五下午我也會請大家來評選“本周小明星”。在不斷地熏陶引導下,孩子們學會了贊賞。孩子們在相互賞識中,不僅正視了別人的優(yōu)點、長處,找到了學習的榜樣,產(chǎn)生了上進之心,還學會了謙讓,懂得了團結,大大增強了班集體的凝聚力。
四、指導家長合理地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做到家園同步
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園同步開展賞識教育,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首先,讓家長給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溫馨祥和的家庭氛圍,教孩子適當?shù)募寄埽绯琛⒗L畫、手工等,使孩子堅信自己不笨,敢于參加集體活動,從而增強自信心。其次,家長要在生活中細致觀察幼兒,理解孩子的行為動機。如有些幼兒犯錯,其實是為了引起別人的關注;有些幼兒天生害羞、膽子小,所以不敢與人交往……家長要在生活中觀察幼兒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只有這樣,才會理解行為背后的動機,從而對他們進行適當?shù)馁p識。最后,家長要注重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激發(fā)孩子的潛能,培養(yǎng)他們的積極品質(zhì)。做家長的要根據(jù)具體事件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如“你真棒!”的言語贊賞或撫摸、親吻等體態(tài)獎賞。只有這樣,幼兒才會明確自己的行為表現(xiàn),從而更加自信,獲得成長的勇氣和力量。
賞識,讓孩子感受到了老師的愛;賞識,讓孩子變得更積極、更主動、更自信。我堅信,只要我們都能用好“賞識”這一教育藝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健康成長中獲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