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校應如何有效開展 “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作者:陜西省銅川市宜君縣第一中學 焦萬年
發布時間:2014-06-03 10:18:5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一次在與打印復印部老板交談的過程中,無意間聽到了一個令我吃驚的問題:中小學生掏錢從網上下載語文綜合性學習作文的現象比較普遍。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在驚訝的同時,也對語文“綜合性學習”課堂活動的開展狀況進行了反思、走訪、了解。語文綜合性學習以語文學科為依托,以實踐活動為主要形式,綜合其他學科、學習生活及現代社會的內容,運用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使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實現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作為教師要對教材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設計的編寫體系與意圖有深刻理解與掌握,從而有效地組織學生積極開展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以九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為例,談談我對本冊綜合性學習活動編寫意圖的理解。第一單元六首詩歌主題是“土地情思”,其內涵是愛國思鄉。該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就與此相照應以“腳踏一方土”為主題,設計了活動內容。第二單元圍繞“人物畫廊”這一主題選編了五篇小說,它們風格各異、寫法不同,在人物刻畫方面各有特色,該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就以“走進小說天地”為主展開活動。第三單元主題是“對生命本質和生命意義的認識”,目的是對學生進行“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教育,該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就以“關注我們的社區”為主題。第四單元的主題是“戲劇文學欣賞”,戲劇是社會的鏡子,是人生的縮影,該單元就安排了“乘著歌聲的翅膀”。第五單元進入了文言文教學活動,但側重于先秦諸子散文。目的在于用文中的思想、主張對學生進行人文熏陶,綜合性學習就將探究的視角投向遠古時代,讓學生走進孔子和孟子的世界去和古人進行一次對話。第六單元選擇的古代詩文五首都是歷代名篇,因此安排了“歲月如歌”綜合性學習,突出“我的初中生活”。
通過梳理不難發現,教材每個單元的閱讀課文與綜合性學習活動在內容上是互相關聯的,這樣就使綜合性學習成了該單元的有機組成部分。不但在內容上與閱讀部分有著緊密的聯系,而且也是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是一種延伸和拓展。
對農村中學而言,網絡覆蓋低,設施配備低,圖書資料少,不能滿足教學需求。但只要教師們能夠正確理解單元的編排方式與意圖,科學合理地利用本單元的課文內容進行活動開展,同樣也能使語文綜合性學習起到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作用。
如第一單元綜合性學習主題是“土地情思”,其內涵是愛國思鄉?!皭蹏睂τ谥袑W生來說,范圍還是較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探究土地本義出發,挖掘土地背后的文化內涵。教師可以讓學生談談家庭收入與土地的關系,同時還可以通過《白毛女》的片段讓學生認識到楊白勞在地主剝削下失去土地的悲慘命運。這樣既突出了土地本義與家庭生活的聯系,又凸顯出了土地背后的文化內涵。再如第六單元“歲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這一綜合性學習,教師可多角度、多側面引導學生回顧三年初中學習生活中的得失,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認識生活,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可以讓學生寫成回憶總結,也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畢業晚會,把活動的策劃、組織、實施都交給學生。在這些活動開展中,學生的合作精神、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能力等都得到了培養。學生掏錢網上購買作文現象一定能扭轉,學生的寫作興趣與寫作水平一定能提高。
對于農村學校的教師而言,只有透徹地掌握了教材的編寫意圖,緊扣每個單元綜合性學習的設計特點,突出以本單元課文為依托,結合綜合性學習訓練要求來組織課堂活動,使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創新精神才能得以培養和提高,最終實現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教學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