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人生的最高境界為“立德、立功、立言”。如果以此對應特級教師“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學的專家”的“三維”標準,入選特級教師也是從教為師的最高境界。去年我省評出的第九批特級教師代表,陜西省特級教師、渭南市澄城實驗學校張玉芳老師告訴記者,榮譽不是光環而是責任。全省教師大會第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表彰優秀教師,這蘊含著黨和政府對教育的良苦用心,他們期待優秀教師的事業花期不衰,更期待著我們都能以優秀教師的感染力去星火燎原。她向記者談了自己的三個愿望,表達了一位特級教師的心聲。愿望一:我一定要給予我的學生一雙鑒賞真善美的眼睛,讓他們在一切視野中、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尋求光明

張玉芳說,教育的本質不在傳授,而是激勵和喚醒。這是教師都驗證過的真理。我們不管有怎樣的出身,有怎樣的經歷,但有一點是共同的,我們都遇到過給予自己夢想和自信的人,也許是一句夸獎,也許是一個眼神,也許是一句故意的驚訝,也許是一次掌聲……也許老師什么都沒做,老師的氣質、舉止、形象讓我們悄悄模仿。因此,懷著一顆敬畏心,好好修煉。行勝于言。真的、善的、美的東西,無需注解,它們天生就震撼心靈,激發力量。老師們,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熏陶感染出最好的學生。

愿望二:我一定要堅持做到春風化雨柔,潤物細無聲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是所有人的共識,但用愛的名義明火執仗地進犯孩子的尊嚴卻好似教育頑疾。教師是在心靈上的懸壺濟世。對不同性情、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成長經歷的孩子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一味的寬容和一味的嚴厲或冷漠就如同濫用抗生素,只能產生毀滅性的教育抗體。作為教師只能用愛、用智慧在孩子的心靈上耕耘,讓他們體驗存在的安全和歸屬感,讓他們在享受尊重中學會尊重,在反思中自我改變。

1997年,張玉芳剛接管一個班。發現有個孩子的頭發很亂,衣服很臟,整天卑怯地坐在教室的角落。孩子們告訴張玉芳:他叫申某,沒有母親,與一個侏儒父親相依為命,每逢申某父親來校,整層樓的學生都嬉笑圍觀。大家都說申某太臟不愿意和他成為同桌。張玉芳的心酸酸的,她沒有顧慮徑直走到申某的身邊,雙手捧起申某的臉告訴他:從今天起,老師是你的同桌,你的任務是每天把全班作業收集,整齊地放在老師的桌子上,一本也不能缺。在滿教室詫異的眼神中離開。第二天,張玉芳走進教室,申某的臉明顯干凈了,旁邊的座位上放著整齊的作業,她走過去,作業本上歪歪扭扭寫著沒有交作業孩子的姓名,但沒有申某。張玉芳對申某說:孩子,你真能干,但老師想第一個看看你的作業。申某從最下邊抽出自己的作業,寫的字很歪,錯誤很多,但從歪歪扭扭卻非常鄭重的筆畫中張玉芳感受到孩子的用心表現。她逐一指導申某改完錯題,鄭重地寫上100分。孩子的臉上第一次出現放松的笑容。張玉芳說,看到孩子因我而生機復蘇,我真有一種崇高的幸福感。現在沒有太窮的孩子,但留守、遭遇卻造成一些孩子的精神饑寒。他們是最需要我們給予師愛的春天。

教育有時不需要語言,只要給一次經歷,就會徹底改變。張玉芳班上的曉雅是領導的女兒,孩子聰明而好強,但與同學相處時總流露出強勢和優越感。這對孩子的將來危害很大,但又不是老師的提醒能讓孩子轉變的。在學校開始一年一度團員評選時,張玉芳安排曉雅主持公開投票評選。孩子自信滿滿。但當票數統計出來后,她的贊成票沒有過半。孩子是忍著淚花回家的,在沒有到家之前,張玉芳先給家長打了電話,說明情況并約定了處理辦法。果然,孩子到家,把自己關進房間哭得天昏地暗。家長按張玉芳的要求,等孩子哭完后,問明情況,一起和孩子分析原因。自此,曉雅轉變了。我們可以想象,這將會成為一件學生成長的關鍵性事件。“在獨生子女成為教育對象的主流,一些家長的溺愛已經到匪夷所思的地步,教育已經不是僅一個愛字了得,需要我們不斷做深度思考,不斷做創造性改變。”張玉芳如此說。

愿望三:我一定要做到堅守,并在堅守中散發光芒

“入選特級教師并非功德圓滿,而是我們自身改造與教育自己的開端。如果說教師的光芒是溫暖一批學生,特級教師的光芒還要照亮一批教師。”張玉芳表示會在以后的工作中繼續堅持和探索。她說: “我一定要堅持教育第一線,甚至堅守一所學校。堅持在聽課記錄中借鑒智慧,在教后記中反思提升,在同伴交流中碰撞靈感,在教育教學的困惑中探求捷徑,在業余閱讀中厚積薄發,從課題研究中總結升華。堅守就是最撼人心的忠誠,最有說服力的熱愛。”

“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成為膚淺的知識。” 張玉芳表示她會努力反思,從經驗型向研究型轉變。“我會從獨善其身的工作方式向個人發展兼顧社會貢獻方面發展。既要干好本職,又要帶好團隊。在參照他人中認識自己,在認同他人中改變自己;在研究他人中成就自己。我會從發現問題向解決問題轉變,尚實效,務真修,用‘能否解決實際問題,在多大程度上解決實際問題;能否改進教育教學實踐,在多大程度上改進教育教學實踐;能否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師教育教學水平;能否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在多大程度上促進了這種發展’,來證明我們是名副其實的教學專家、育人模范。”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張玉芳認為,特級教師是全省興教戰略的受益者,必須擔負起排頭領軍的責任,與所有教師一起,在全省教育工作會議和教育規劃綱要描繪的壯闊藍圖上,弘文勵教,繼往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