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授課的中學英語課堂條件下,“面對全體學生”的理念和學生人數眾多的客觀事實之間形成了一種矛盾,對教師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相當多的教師仍然采用教授語言點和布置練習并講評的模式上課,教師自始至終是課堂的主角,學生被動地接受,缺乏主動性,因此課堂沉悶是一個普遍現象,很多學生漸漸失去了興趣甚至厭學,把學習看作是沉重的負擔。1.口語練習課的合作學習教學活動設計。

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豐富和活躍口語課堂。多媒體技術能將社會、文化背景等人文因素形象化、具體化,使口語活動更具體化。口語活動設計可以采用采訪與協商討論;小組實踐與拼圖游戲等,恰當組織小組分工合作。同時,在設計口語任務時要難易得當。教學任務既要切合實際又要有一定的靈活性和挑戰性,

2.精讀課文的合作學習教學設計。

預先閱讀階段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在正式閱讀課文前,教師可根據閱讀文章的內容等提出一些問題,供學生思考、回答,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為下一步的閱讀作好準備。閱讀階段的小組合作學習——重心轉向課文理解。這一階段可以分為大意理解和細節閱讀兩個層次。大意理解要求學生尋找段落大意和文章大意,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問題進行檢測,如要求學生能夠找到段落主題句,或做課文后的閱讀理解練習。閱讀后階段的小組合作學習。此階段旨在對課文內容進行梳理、總結,進而引發深層次的理解和思考。要求學生在課上規定時間內用英語寫課文內容總結或讀后感。然后,小組成員互相修改,每組派代表課上宣讀。課后,教師隨機抽查其他學生寫作和修改的情況。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將新課的詞匯、短語等語言基礎知識學以致用,同時鍛煉寫作能力。

3.寫作課的合作學習教學設計。

英語寫作能夠比較客觀地反映學生多方面的語言運用能力。然而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對寫作教學重視不夠,往往導致學生英語寫作能力較差。教學中采用合作式的寫作模式,遵循“熟悉寫作要求——小組討論——合作寫作——教師點評”的教學步驟。在熟悉寫作要求階段,教師布置寫作任務,使學生熟悉寫作要求。小組討論由組長組織,學生根據教師和小組其他成員的意見進行構思、討論、措辭等,充分發揮他們的思維能力來進行寫作和修改,這有助于他們發現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在教師點評階段,教師對各組展示的作品進行點評,指出共同錯誤,表揚優秀作品。這種合作式的協作寫作課堂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每個學生都得到提高。

4.選擇適當的合作學習時機。

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我們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等因素,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一般來說,對于復雜、綜合的學習內容,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精心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帶有一定挑戰性的學習對象或任務。通過競爭讓學生獲得小小的成功體驗,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同時也讓學生在競爭中自覺完善自己。

5.構建結構合理的合作小組。

教師在構建合作小組時,應注意結構的合理性。一是小組人數要合理,一般以4~6人為宜,人數太多不利于學生間的交流和個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數太少也不利于學生間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組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即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進行分組,使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這樣分組不但有利于學生間的優勢互補,相互促進,而且為全班各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三是小組成員應是動態的,可以根據內容的不同互換角色,這不僅使學生有新鮮感,提高合作學習的興趣,而且可以改變學生在小組中長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學生始終處于控制地位,有的學生始終處于從屬地位,給每個學生提供發展的機會。

總之,在提高中學公共英語課堂教學水平方面,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值得廣大中學公共英語教師去探索和發展。合作學習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有助于形成積極有效的學習氛圍,從而激勵學生學習;它有利于激發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欲望,同時能培養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和團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