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四維十五法” 增強課題實效性
作者:西安市灞橋區東城二小 顏建科
發布時間:2014-05-29 11:26:2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課題研究是教育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需要。我校承擔的陜西省“十一五”規劃課題《“邊學邊交,自主領悟”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與研究》獲“全國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這得益于我校課題研究的“四維十五法”。四維即學校、學生、教師、家長;十五法即培、激、保、學、煉、交、凝、踐、思、研、悟 、總、建、賞、商。它們相互支撐,相互交融,共同成就了我校的研究之路。一、立足學校,增強科學性
(一)培——方法培訓:科研方法+研究指導。課題研究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師是課題研究的主力軍。我們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模式,邀請原灞橋區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員郝毓纏老師為全體教師進行了課題專題講座,以提高教育理論水平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技能;我校郝江波副校長為全體教師進行了“邊學邊交,自主領悟”課堂教學模式解讀。
(二)激——制度激勵:以獎促研。為了調動廣大教師從事課題研究的積極性,承擔課題研究的教師,外出學習、培訓優先;同等條件下,評職晉級、評先表模優先。每學年,學校還對教師在各級各類報刊上發表的教育教學論文,按照不同級別給予獎勵。
(三)?!獥l件保障: 組織+資金。成立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和課題研究管理小組。為了保障我校課題研究的順利實施,學校將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保障實驗期間硬件、軟件投入,開展師資培訓、開展活動、保證課題研究所必需的資金。
二、立足學生,增強自主性
(一)學——預習方法。自學——五問:主要講了什么?有哪些注意點?你如何得到的?能否回答練習?你有哪些疑問?自悟——“先放后扶”法:教師在學生預習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特點巧妙引導、適時點撥,扶持他們通過分析、比較、綜合,得到正確的屬于自己個性的認識,最終達到學生自學自悟。自探——四會:讓學生去想,學會勇敢;讓學生去看,學會觀察;讓學生去畫,學會想象;讓學生去做,學會自主。
(二)煉——問題記錄。在課堂上除了要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啟發思考,培養提問能力外,我們還采用問題記錄的形式讓學生展現問題,通過問題記錄這一載體為學生提供更大的提問空間,逐漸養成提問習慣,培養問題意識。
(三)交——訓練表達?!敖弧笔谴苏n題的核心。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呢?我們分為以下三步走:激勵學生敢說、引導學生會說、說得嚴密。
(四)凝——自我總結。學習到一定的階段后,要組織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和學習水平進行診斷。
三、立足教師,增強實效性
(一)踐——3+3+3。1.備課三精:目標精、問題精、板書精。2.上課三放:理念放、要求放、目光放。3.課后三到:作業設計到位、課后輔導到位、家校配合到位。
(二)思——六個一。一月一次主題發言、一月一次反思課、一學期一篇精品教案 、一學期一篇獲獎論文、一學期一篇發表論文(校報)、一學期一份個案實例。
(三)研——點、線、面。點:集體備課,凝煉主題;線:兩周研討,探究主題;面:公開展示,體現主題。
(四)悟——2+2。每月兩次主題學習、每月兩次課題小結。
(五)總——匯報+交流(組長匯報+組員交流)。學習了哪些理論?進行了哪些活動?取得了哪些成效?遇到了哪些困惑?擬采取哪些措施?
(六)建——七檔。在此課題的研究中,學校及時將每位教師的課題研究過程性資料歸檔,分別有:方案、材料、教案、論文、成果、活動、記錄。
四、立足家長,增強參與性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課題研究中,我們還請家長走進我們的課堂,走進我們的活動,實現家校相互溝通,傳遞教育理念。
(一)賞——賞優創境。我們通過教師與家長的溝通,通過致家長一封信,定期召開家長會等形式,向家長傳遞賞識教育的理念。
(二)商——商討交流?!斑厡W邊交,自主領悟”課堂教學模式,我們還將它的外延擴展到家長與孩子課外的交流。旨在通過家長與孩子的商討交流,達到學生課外的自主,心靈上的自主。
本課題自研究以來,極大地提高了我校教師研究教學的積極性,由過去的“教師為中心”轉移到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自主學習?!靶坳P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毕嘈牛蒲兄窌槲覀儙韺W校發展的又一個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