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中學生在英語學習上花費的時間相當多,但提高英語成績的效果卻不明顯。久而久之,中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信心不足,甚至嚴重影響高考成績。根據這一普遍現象以及我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誤區,制約著英語成績的提高,只有我們走出這些英語學習的誤區,才能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一、改變記單詞的方法,提高記單詞的效率

中學生把學習英語的主要任務放在記單詞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可單詞還是記不住。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們總習慣機械地把完整的單詞分割成單個字母來記憶,根本不注意單詞的發音。如果采取拼讀法,把單詞的音、形、義結合起來。如 Education 、Revolution 、Society 等這些單詞記憶時,掌握音標,利用拼讀規則,記憶單詞就容易多了。中學階段學生的單詞記憶量比較大,同學們記單詞時,想起來專攻幾十個單詞,忘了就放一段時間,沒有合理安排記憶單詞的數量和時間,所以效果不好。綜上所述,記憶單詞時我們最好采用眼、口、手、耳、腦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另外“分類歸納法” 、“分組記憶法” 、“聯想法”這些方法對于我們中學生的單詞記憶都有高效率的提高。

二、擺脫母語的影響,學習純正的英語

列寧說過:“學習外語時要忘記母語”。其原因就是怕自己的母語不時影響和干擾外語的學習。然而初學英語的中學生由于音標掌握得不清楚,又怕記不住單詞,總是在單詞下邊注釋漢語,讀出來讓人啼笑皆非。這樣讀出來的英語不僅不好聽,而且不利于記單詞。還有同學們對中西方文化了解不夠深,尤其是對中西方文化差異和習慣不夠了解,常把中國文化套用到英語學習上,會產生很多誤會,更不利于英語學習。作為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學習純正的英語,忘記母語的影響,盡可能創設接近英語語言的環境,提高英語表達能力,讓學生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英語思維,思考和解決英語學習中的問題。

三、輕視語感和口語的培養,學習效果差

好多學生不注重語言能力的培養,只限于試題訓練上。學到的英語只是干巴巴的,體會不到一點英語語言的美感,導致做題很生硬。此外,口語表達更是甚少,學到的英語也是啞巴英語,只會紙上寫,不會語言表達,我們稱之為“聾啞癥”。久而久之,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對提高英語成績影響也很大,只會越學越累。我們教師應幫助學生認識到英語語感和口語培養的重要性,盡量給學生創造語言學習環境。例如多讓學生聽聽純正的英語錄音材料,看看歐美電影,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讓他們主動模仿正確的語音、語調,從而體會特定的語境中所具有的語感魅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英語,效果會更好。

四、正確把握“精讀”與“泛讀”的概念,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大家都知道閱讀可以分為“精讀”和“泛讀”兩種方式。“精讀”就是要深入仔細地反復研讀。“泛讀”就是泛泛地讀。但無論是“精讀”還是“泛讀”都要求我們養成查字典的好習慣。通常人們在“泛讀”的時候遇到不懂的詞根據上下文推測單詞意思,猜不出來就跳過,即使猜出來意思也不是很準確,過后也不查字典了解這個單詞在本文中的具體意思是什么,這樣做當時是提高了閱讀速度,但最終結果是影響文章的正確欣賞,從而制約著英語學習的進步,所以不論是“精讀”還是“泛讀”我們都要養成查字典的好習慣,提高閱讀質量。

五、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干任何事情,持之以恒的精神很重要,學習更是如此。有些學生頭腦發熱時,瘋狂學習兩三周,一下記幾十個單詞,做好幾套試題,堅持一段時間后,熱情銳減,覺得累,又沒有達到自己設定的效果,就放棄了。如果再讓老師督促一下,或突然又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又開始堅持一段時間。這樣反反復復,不僅取得不了預期的效果,還會使學生產生滿腹牢騷,抱怨學習方法不好,英語學習太難等借口,助長了他們放棄學習英語的念頭。

總而言之,學生要想提高自己的英語學習效率,就應該努力克服不良的學習習慣,走出學習英語的誤區,學以致用,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方法,學習效率一定會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