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現狀調查
作者:陜西省華陰市職業教育中心 雷青蓮
發布時間:2014-05-22 11:08:5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在學校教育中,班主任的工作可以說是舉足輕重,是學生踏入社會前的關鍵性教育。所以班主任的認知和人生觀教育就尤為重要。在學校中,校風取決于班風,而班風的關鍵在于班主任素質的、工作態度和個人能力的高低,班主任的素質和能力如何,怎樣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個人素養已成為一個重要話題,下面是我校的調查情況分析:
一、班主任現狀調查
我校一共有70名教師,我進行了問卷調查。被調查對象中有39位教師從事過班主任工作,但被調查的教師都沒有參加過班主任管理方面的專業培訓,沒有系統的班主任理論知識,只有8位老師參加過校本培訓,或者各地組織的班主任講座。在調查中,有50位教師認為班主任工作體現了個人的人生價值和個人能力,有40位教師認為班主任工作過于辛苦,而且干得越多,不足越多,所以不愿意擔任班主任工作。在進一步的調查中,60位教師認為制訂相應的班主任評價機制可以有效調動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10位教師認為班主任工作讓年輕人去干,年輕人有熱情,積極性高,評價機制好壞對他們無所謂。在是否愿意接受班主任工作上,60位教師表示不愿意接受班主任工作,10位勉強愿意。
二、當前班主任工作存在的問題
1.缺乏師德建設評估。隨著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推進,教師的道德規范面臨嚴峻挑戰,個別教師不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也受到侵蝕。索要財物,亂收費,變相收禮,讓家長辦事,體罰,變相體罰等,損害了教育工作者的形象,在社會上產生了不良影響。
2.缺乏恰當的工作方式。部分班主任還是老觀念,總用班主任頭銜壓制學生,一言堂的作風亟待改變,要與時俱進,要改革創新方式。
3.缺乏合理的考核辦法。現在,很多學校對班主任的管理并沒有建立長期的個人考核評價機制,班主任管理缺乏長期的團隊管理模式。
三、措施和建議
1.構建發展性班主任評價機制。我們要倡導發展性班主任評價制度,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不斷完善評價機制,探索并構建班主任建設的長效機制和基本框架,促進和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實現發展目標。我認為應采取以下評價原則:
(1)注重評價班主任對職業價值的追求。
(2)評價應客觀真實,民主公正。
(3)講求實效,不搞形式主義,不為評估而評估。
(4)量化考核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多元評價。
(5)評價體系中指標突出素質與實績,而非資歷。
(6)發展性原則。
2.培養創新型班主任。班,是一個組織;主,釋為主要責任;任,釋為擔當。即班主任是班集體的主要負責人。創新型班主任不僅要有創新的思維,更要有創新的工作方式。創新型班主任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是班主任與時俱進,有效開展工作的重要前提。只要班主任不斷觀察學生,熟悉學生,了解學生的相關情況,善于從創新中總結經驗,打破束縛,從班級的管理觀念、工作方式、管理制度、班級文化、班級組織上創新,一定能提高班級的核心競爭力,建立新型班集體。
3.加強班主任的個人素質培養。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主導,是班級靈魂的鑄造者。一個優秀的班集體與班主任密不可分的,班主任的素質方方面面都會影響班級的形象,因此培養全方位高素質的班主任,應從多方面入手。班主任的角色可以是良師,可以是益友,可以是嚴父,可以是慈母,可以是伯樂,可以是啟迪者,建造者也可以是塑造者。總之,班主任要強化自己的多角色意識,才能更出色地完成教育所賦予的神圣使命,才能培養出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4.加強精、細、勤型班主任培養。精、細、勤是指班主任要業務精、心思細、腿腳勤。業務精是班主任信服于學生的基本保證,心思細、腿腳勤則是保證班級健康發展的基石,班主任要引導教育學生以綜合能力為主,全面發展。
5.加強班主任的業務培訓。由于班主任工作范圍廣,管理復雜繁瑣,學校、社會、學生及家長對班主任的要求很高,因此,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除了具備一般的素質外,還要有專門的知識、技能與素養,這是新時代賦予班主任的任務,也是教師專業化發展對教育研究者與實踐者提出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