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學校 多樣化與特色發展的思考
作者:陜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學 劉志華
發布時間:2014-05-22 11:01:0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2013年10月14日至10月31日,榆林市第七期蘇榆教育對口支援協作普通高中校長管理能力提高培訓班的30名學員到蘇州市20所學校掛職學習。在學習期間參觀考察了蘇州一中、蘇州六中、蘇州三中、蘇州中學等。通過此次學習考察,使我進一步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路,領略到了先進教育理論指導下的蘇州教育改革和發展狀況,受益匪淺,感受和啟發很多。
一、蘇州普通高中學校的多樣化與特色化發展
在先進教育理念的引領下,蘇州的教育走在了江蘇省乃至全國的前列,同時也走出了一條多樣化發展的道路。我們考察的學校都是蘇州的名校,他們的教學定位、教學管理、學校特色等不盡相同。
蘇州十中近年來一直倡導“詩性教育”。學校以“詩性教育”思想教學,一年兩次寫詩比賽,倡導素質教育。在數學詩意課堂的實踐策略方面,蘇州十中近年來著力在幾個“先行”:文化先行,教好的、有生命力的數學,就是要體現數學的本質,揭示自然之真,展現數學之美,蘊含理性精神;情趣先行,創設生動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讓學習成為一種快樂;問題先行,以問題為線索組織教學,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能力像“樹”一樣自然生長;自主先行,轉變教和學的方式,學生由被動走向主動。
蘇州六中根據社會的需求和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充分挖掘蘇州地方資源和學校資源,對原有各項專題講座的內容進行整合、開發,并用課程要求加以規范和提升,形成以拓展學生知識面和提高學生能力為目標的藝術選修課。學校依托吳文化的優勢,開設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的藝術活動課。同時,經常開展單項藝術活動,定期舉辦綜合性的藝術節。該校還組織教師編寫出《吳門畫派名作欣賞》、《人物速寫教程》、《速寫卷》、《素描卷》、《色彩卷》、《視唱》、《表播教程》、《臺詞教程》等校本教材。校本課程的開設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提供了空間與舞臺。
蘇州三中,20世紀80年代外語教研組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進行“情景教學”的實踐。90年代該校深化教育改革涌現出了英語特級教師趙晴芳等有教學特色的優秀教師,在她的帶領下,該校積極探索外語特色之路,率先在蘇州市開設雙語課,率先在蘇州市成立國際教育交流處,并與日本、美國、加拿大、法國等學校建立友好關系。2004年,蘇州市第三中學成為“中央教科所外國語實驗學校”。2007年,該校被評為中央教科所的優秀外語實驗學校。
蘇州一中從學校實際出發,確立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努力構建有利于創新教育實施的新型管理模式,注重對學生技能、思維的訓練,逐步開發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學校課程,為推進和深化素質教育闖出了一條新路子。與此同時,學校還建立了科學的管理機制,使學校管理嚴謹、高效,保證了辦校水平持續穩定提高。
二、感悟與體會
通過此次考察使我更深刻地感悟到,我們與蘇州的差距更多的是在理念上,蘇州的高中教育是我們學習趕超的標桿,學習蘇州的高中教育,要聯本校的實際,側重從管理創新、內涵發展方面學習借鑒。
蘇州高中教育發展走過的路徑,為我們提供了可借鑒的思路和措施。從某種意義上說,蘇州今天的高中教育將是我們明天高中教育的縮影,其走過的發展歷程、樹立的階段性發展目標、推進教育工作的做法措施,都可以成為我們教育發展可借鑒的寶貴經驗。
學校的多樣化、特色化發展問題的實質是學校的發展問題,是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問題,是學校如何千方百計為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問題。目前高考仍然主宰著高中教育,單一的評價方式,是造成千校一面的主要原因。現行一刀切的高考制度直接影響著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但蘇州的經驗告訴我們,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評價方式的逐步改進,高中多樣化發展、特色化發展是促進學校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