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作者:陜西省銅川市宜君縣城關第一小學 陳軍寧
發布時間:2014-05-22 17:32:2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評價體系的不斷調整,要求教師和學生要重新定位,轉換角色,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樣做從表面上仿佛降低了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實際上是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平等參與者、學生研究疑難的積極引導者和促進者,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課堂成為學生放飛思維、展現才華、張揚個性的平臺。在語文教學中要達到上述要求,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做起:一、把讀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把文章讀出“味”來
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朗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文體,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朗讀,讓學生充分朗讀,力求達到讀人使人如見其人,讀聲使人如聞其聲,讀景使人如臨其景,讀事使人如歷其事。能讀通文氣,讀懂文意,讀出文味來。
如教學《山中訪友》時,首先讓學生自由誦讀,將文章讀順暢,讀出感情,讀懂意思。這一步很容易完成,學生不難明白,“山中訪友”其實就是去山中看景色,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其次,選點精讀。我要求每個學生選讀自己喜歡的一兩個段落,激情朗讀,揣摩精彩詞句。最后,語言學用。我建議學生自選內容、自由背誦或進行仿說,從而把課文精美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有益于寫作水平的提高。
二、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孩子的思維“飛”起來
如教《白兔和月亮》時,我讓學生分析這則寓言的寓意,我引導學生從揣摩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入手,讓他們帶著問題去思考。這時,一位同學說,這則寓言告訴我們:“擁有財富也是一種災難,還不如一無所有。”很明顯,他的答案有失偏頗,我沒有說答案,繼續引導。又一位學生說:“這則寓言的寓意是:擁有了自己無力控制的財富,才會產生無窮的禍患。”這個同學已一語中的。問題本來已結束,我繼續鼓勵學生從其他角度來理解,沒想到學生經過思考和討論爭相發言,得出十多種言之有理的寓意。而且都說出了結論的根據和推理過程。正是給了孩子們自主思維的空間,才使他們的思維不斷拓展深化,迸發出了耀眼的火花。
三、給學生提問權,讓孩子的見解“多”起來
如教學《珍珠鳥》時,一個學生提問:“珍珠鳥漂亮嗎?”同學們頓時哄堂大笑。這時,我克制住自己說:“這位同學問得好,正是因為珍珠鳥漂亮人們才去馴養它,也才有了這篇人與鳥相處的動人故事發生。”這樣,發問的學生不會太尷尬,會在下次提出更有意義的問題。所以鼓勵學生提問,同時引導學生善問,就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更深入地探究文本。
四、給學生說的機會,讓語文課堂“動”起來
魏書生說:“教師不替學生說學生能說的話,學生能講的知識盡可能讓學生講,應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講者。”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必須要把說的機會讓給學生,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感受,說出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獨到的見解。
在教學中我們要不斷地變化形式,盡可能設計靈活生動的、貼近生活實際的“說”的形式,激發學生開口說話的欲望。如:教學《桃花源記》時,讓學生扮演不同身份進行表演,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說”的欲望。在教學中還可把課文設計成演講、導游詞等,豐富學生“說”的形式,讓語文課堂“動”起來。
五、給學生寫的自由,讓學生的筆“活”起來
新課標指出:“應鼓勵學生自由的表達,有個性的表達,有創意的表達,給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讓學生根據個性特長和興趣自主寫作。”也就要求教師給學生寫的自由,讓學生以“我手寫我口”,以“我手寫我心”,把學生自己獨一無二的心靈表達出來。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選材上的自由,讓學生用一顆敏感的心、一雙聰慧的眼,去捕捉生活的中的亮點。我提倡學生寫真人真事,寫人生百態,寫世間萬象,寫多姿多彩的客觀事物,寫血肉橫飛的鮮活人物,讓學生的筆“活”起來。
總之,在教學中應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再輔以教師的精心引導,語文課堂將會更活一些,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將會提升的更快,學生將會以語文課堂為平臺,編織他們的美麗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