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是教師在充分把握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確定教學目標,精心預設問題,并充分加以訓練,學生在課堂中自主高效合作達成學習目標的過程。高效課堂要堅持“以生為本,以學為中心”的理念,教師在實施過程中要關注學生成長,讓學生學得快樂,學得高效,從而在學習體驗中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實施高效課堂要重新定位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本文就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發揮小組合作學習談幾點做法。一、科學組建合作學習小組

組建學習小組要有目的性,教師要在對全班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性格特點充分了解的情況下設計出組建方案。如果是新帶班,組建學習小組前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詳細摸底,做到心中有數。劃分小組時,要讓組與組之間的整體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達到基本平衡,以便于小組之間開展公平競爭,同時要充分考慮組內成員之間的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等方面的差異性和互補性,以便于在組內合作學習。小組成立后,重要的一環是要選好組長,因為組長是一個小組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是教師的得力助手,關系著小組學習活動的效率和成敗。組長確定后,各組要確定本組的學習目標及階段性目標,根據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讓組員結成學習“對子”,組內要確定既高效實用又便于操作的合作學習要求和規則。

二、建立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常規

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每個成員都從學習中有所收獲,提高學習效率。在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能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同時也給教師控制課堂秩序帶來了困難,很容易使課堂教學產生“看似熱鬧實則混亂”的局面,學生從合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更談不上高效課堂了。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 的合作常規,并通過訓練使之形成習慣。每個小組,在每次小組合作學習之前要有明確的責任分工,如小組成員當堂訓練完成情況的審查,小組內疑難問題交流,組員學習狀態的監控,小組內交流情況的匯報,小組間的交流評價等。

三、恰當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

小組合作學習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但不是所有的課堂教學內容都要合作學習,因此,要恰當把握小組學習的時機。在語文教學中,課前的預習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解決。讓學生在課前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回顧舊知,為新課作鋪墊。當堂訓練可以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實施高效課堂,一定要在課堂上給學生留足當堂練習的時間,教師要全面掌握學生本節課知識和能力的達成情況,逐人檢查肯定是行不通的,這時候用小組合作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同樣在課堂實驗時可以采用合作學習,語文學習要求學生在實踐、探索的過程中體驗語文、學習語文。

四、適時進行學習小組評價與激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生語文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態度的形成和發展。增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就要有意識地強化“學習小組”的集體榮譽感。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標志”,根據小組在合作過程中熱情是否高漲,思維是否活躍,交流是否投入,氣氛是否融洽等方面的表現適時評價,如給表現好的組得“笑臉”,表現差的組得“哭臉”等。在日常評價中,可以在教室醒目的位置設置學習小組評價欄,對小組學習的成果、精彩的反饋匯報,每天一記錄、每周一小評、每月一總評,給優勝小組頒發流動獎杯。在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進行評價時,要引導學生領會“只有小組團體成功,才能代表小組成員的個人成功”的團隊精神,形成“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格局,充分激勵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維持長久的小組合作激情。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科學合理地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從課堂實際出發,以學生為主體,優化教學模式,轉變學習方式,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