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作者: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第一小學 王如意
發布時間:2014-05-13 17:05:0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對于小學生來說,音樂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音樂本身包含很多的情感和樂趣,學生通過音樂不僅能夠獲得一些音樂方面的專業技能,還能夠透過音樂對人文理念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使得自己的審美能力有所提升,有利于創新能力的提高。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感受、表現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自主對音樂進行鑒賞與分析,培養創新意識。
一、更新教育觀念,適應改革發展的需要
教師工作在教育的前線,是學生的引路人,也是教育工作的直接實施者。因此,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來說,教師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隊伍素質的高低以及教師隊伍的建設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來說至關重要,也是加強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現階段我國正在進行教育改革,繼續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加以改善,根據現階段的具體情況來選擇新的教學方式。面對新的形勢,音樂教學應該圍繞學生來開展音樂教學工作,加強學生和教師的互動,讓學生的自主性得以體現。要實現這樣的教學方式,就要求音樂教師樹立全新的教育觀念,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來選擇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在音樂學習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同時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為歌曲改編歌詞,培養創作能力
小學生不僅僅想象力豐富,不同的人之間體現的差異性也非常明顯,尤其是在性格與情感方面。這就決定了對待同一首歌,不同的學生可能會產生不同的認識,這一特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音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發揮他們的長處,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現有的認知以及生活中發生的故事,給自己感興趣的歌曲進行編詞,或者是對歌曲進行改編。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對音樂產生更濃厚的興趣,也使得學生的表達能力有所提升。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小學音樂課本中有一首歌叫《小麻雀》,學生在學習之后就可以對這首歌的歌詞進行改編,還可以通過分組的形式來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在這首歌的基礎上進行創作,寫出一些類似的歌曲,這不僅能夠讓學生享受創作的樂趣,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自制教具學具,培養創新能力
創造天賦是小學生的另一大特點,這個階段的孩子有著成年人不具備的創造熱情和天賦,因此在音樂教學中要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音樂課堂中。教具與學具的制作能夠讓學生有創作的環境,可以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和老師一起制作教具和學具,讓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產生一定的成就感。我國很多地方由于條件的限制,在音樂器材方面并沒有配置完善,而教材中卻都有所介紹,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一起制作來彌補這一不足,同時能夠使學生對音樂器材有更深刻的認識。
在新的時代,學生有多種多樣的方式來接觸音樂知識,接觸相關音樂器材,而學生通過事先了解也會對這些器材產生興趣,這便是學生參與音樂器材制作的基礎。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有些學生通過將沙子放入易拉罐里,一個簡單的沙錘就形成了,有些學生用鐵絲將酒瓶串起來,一個簡單的串鈴就形成了,諸如此類的制作可以有很多。學生通過親自制作這些音樂器材,能夠對音樂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理解這些音樂器材的特點,一方面提升了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另一方面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音樂教師要根據教育改革的具體要求改變教育理念,調整教育方式。從學生出發,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提升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創作能力和創新意識,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造良好的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