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評講課是復習過程中常見的課型,上好試題評講課對提高復習效果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中很多教師從思想上不夠重視,方法上不夠恰當,效果上不夠有效。在此,就如何上好試題評講課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和大家交流共勉。 試題評講課有不同于其他課型的特點,從環節上來講應該是“剖析試題,確定重點;引導學生,搞好自查;課堂突破,實現目標”三個環節,從方法上講應該堅持“有考有批,有批有析,有析有評,有評有固”的原則。

一、基本環節

1.剖析試題,確定重點。這一環節的任務是教師要對學生做過(考過)的試題進行分析,透過學生的做題情況分析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知識問題、方法問題等,進而確定在課堂上要解決的重點問題,這些重點問題就是評講課的課堂目標。有些教師之所以在評講課堂上無目標,就是沒有認真做試題分析(甚至不做分析),沒有發現學生的問題,造成課堂沒有針對性。

2.引導學生,搞好自查。這一環節的任務相當于對學生平時的預習要求,在評講課前要引導學生做好試題的自查,查找自己的問題是什么,哪些知識沒掌握,哪些方法沒掌握,哪些題型沒掌握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參與試題評講,以提高課堂的實效性。

3.課堂突破,實現目標。這一環節是落腳點,要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突破已經確定的重點、難點,最終通過做題(考試)查漏補缺。在課堂上要圍繞目標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采取多種而靈活的形式突破重、難點,切忌教師一言堂、滿堂灌,切實貫徹新課改理念。

二、基本方法

1.有考有批。只要是具有階段性(或者專題性)的試題練習(考試)教師必須進行批閱,以便掌握學生做題的情況。批閱試題可以根據練習(考試)的情況采取多種靈活的方式,能全批的則全批,不能全批則取樣抽查,取樣時要把各層次的學生都抽取,以便較準確、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共性問題。不論采用何種方式教師必須親自批閱,以便為分析試題提供可靠的第一手信息,為確定課堂目標打下基礎。

2.有批有析。批閱的目的是為了分析學生的答題情況。在分析學生答題情況時,教師可以從知識掌握、做題方法、思維形成、應試技巧等方面分類進行分析,從中找出一些共性問題,進而確定評講目標。從實際情況看,一些教師在這一環節上做得不夠好,分析不深入,甚至一些教師不作分析,只是統計成績、分析成績而已,評講時只是按照試題順序逐題講解,使復習課的成本高、效果差。

3.有析有評。這一環節是關鍵的一環,就是要把通過分析學生答題情況而確定的評講目標在課堂上實現。其要求在上面已經敘述,在此不再重復。要強調的是教師要發揮自己的教學特色,因為評講課普遍容量大,課堂氣氛往往很沉悶,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上下功夫,使課堂充滿激情,充滿變化,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成就感,積極主動解決問題。另外,要處理好解決學生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的關系,對于一些學生的個性問題教師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在課堂上無法處理的,在課下采取單獨處理,或者采取生生互動等方式解決。不論什么方式必須達到每個學生的問題都得到解決,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為學生樹立信心。要杜絕把評講課的目標簡單的確定為完成講解試題的“任務型”課堂,樹立以提高學生復習實效性為目標的課堂理念。

4.有評有固。這里“固”是鞏固的意思,也就是對于學生中存在的問題教師進行評講后要適時地進行鞏固性訓練,以鞏固評講成果,加深印象,爭取使“查出的漏得到堵塞,暴露的缺得到鞏固”。這一工作可以在課內完成,也可以在課外完成。

總之,一次測試要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就要做到有始有終,要追求低成本高效率。以上幾個環節和基本方法是我在教學過程中對提高評講課效果的體會,希望以后和大家更好地交流,得到各位同仁的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