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印發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三年行動計劃
發布時間:2014-05-08 15:10:0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本刊訊(記者 孫永濤)日前,陜西省教育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體育局聯合編制、印發《陜西省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13—2015年)》,加強學校體育教師隊伍建設,實施中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提升工程,完善學校體育競賽機制,建立學校體育工作評價制度。此外,加大學校(體校)體育工作投入力度,實施學校(體校)體育工作“騰飛計劃”。該計劃明確,利用三年時間基本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調、社會參與的學校體育推進機制,推動學校體育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使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得到明顯提升。配齊配強教師:到2015年專職體育教師基本達到國家規定
當前,師資力量嚴重制約學校體育發展。對此,《陜西省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13-2015年)》要求配齊配強體育教師。各地上報“特設教師崗位”招教計劃中,中小學體育教師比例不得低于總數的10%。省上每年繼續拿出1000名招教指標,納入“農村基層人才隊伍振興計劃”,繼續招收具有大專以上學歷體育專業畢業生,分配到縣以下農村中小學任教。各市、縣(區)每年通過“全省中小學、幼兒園新任教師統一公開招聘”補充教師時,要依據各地學校體育工作實際增加體育教師比例,逐步擴大完善師范生和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中體育教育專業招生規模,鼓勵退役優秀運動員按照有關規定從事學校體育工作。到2015年,全省學校的專職體育教師基本達到《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的規定,小學1-2年級每5-6個班配備1名體育教師,3-6年級每6-7個班配備1名體育教師;初中每6-7個班配備1名體育教師;高中(含中等職業學校)每8-9個班配備1名體育教師。農村200名學生以上的中小學校至少配備1名專職體育教師。普通高等學校按照《陜西省普通高校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評估標準》的規定配備體育教師。
該計劃還指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普通高等學校要切實保障體育教師(教練員)合法權益,努力提高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對體育教師在職稱評定、工作量計算、評優表彰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同等對待。對體育教師從事課外體育活動、課間操、課余運動訓練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等常規性學校體育工作合理計入教學工作量。到2015年,省、市、縣(區)教育部門及普通高等學校對現有體育教師進行一次全員輪訓,每名體育教師每年接受繼續教育時間不得少于48個課時。
強化體育教學和課外活動:實施中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提升工程
《陜西省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13-2015年)》明確,全省各級各類學校要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1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嚴禁擠占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要開足、開齊體育與健康教育課程,保證小學1-2年級每周4課時、小學3-6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和大學1-2年級每周2課時的體育課時,大學3-4年級(包括研究生)要開設體育選修課。中小學要全面落實每天“兩操兩活動”制度,即每天要上好早操和眼保健操,以及每天上午安排的25-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當天沒有體育課的,下午課后必須組織學生進行1小時集體體育鍛煉。“兩操兩活動”要列入教學計劃,有專人負責,有考勤,有記錄。各高等學校要積極推進體育課程改革,加強體育課程管理,把課外體育活動、運動隊訓練和俱樂部開展體育活動納入學校日常教學計劃,使每個學生每周至少參加三次以上課外體育鍛煉。
實施中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提升工程,培養高素質的專業體育教師骨干團隊和學校體育工作先進典型。到2015年,完成評選100個省級中小學優秀體育教研組和100名中小學體育教學名師;在省、市教研部門評選的體育優秀課或市級體育精品課基礎上,評選表彰100個省級體育精品課,構建示范性體育課堂教學資源庫,構建有利于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平臺;開展學校課外體育活動和大課間活動實錄評比展示活動,提升“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水平。評選100所中小學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先進學校。
加大體育投入力度:實施學校(體校)體育工作“騰飛計劃”
陜西要求,各地要利用現有渠道將學校(體校)體育場地設施建設、體育活動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和基本建設投資計劃。按照《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標準》、《中小學校體育設施技術規程》、《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等要求,統籌協調、因地制宜,在基層公共體育設施建設中統籌規劃學校體育設施。提倡公共體育場與學生體育活動場地共建共享,在學校內部規劃建設。實施學校體育“騰飛計劃”,自2013年起,省財政安排補助資金對中小學新建或改造體育運動場地予以補助支持,各地在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和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等項目中要加大對體育設施建設和器材配備的支持力度。從2013年起,省教育廳在省級標準化和示范高中評估中,將學校(體校)體育運動場地和器材達標,作為評估的一項重要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