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學業受挫群體,實施畢業德育答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作者:西安工業大學 陜西西安 任慧英 牛迎賓 張 英 姬洪波
發布時間:2014-02-25 14:04:16
【摘 要】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90后大學生,高校的德育工作迎來了新的挑戰和任務。以學生為主體,關心幫扶學業受挫學生,積極開展德育答辯工作,形成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圍,取得了顯著的育人成果。以目標教育為主線,以校訓精神發掘培育點,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學習與繼承、德育答辯與深度思考等活動為載體,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氛圍。
【關鍵詞】受挫群體 德育答辯 全面發展
實施推進目標教育,身體力行全面成長
2008年西安工業大學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開始實施大學生目標教育工作,重點從價值目標、健康目標、學業目標和職業目標四個方面推進,將思想道德目標內化到價值目標教育中去,采取分階段、分層次、分模塊的形式,使目標教育成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力抓手,將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在實踐中,結合價值目標開展“成人教育”、結合學業目標開展“成才教育”、結合健康目標開展“成長教育”、結合職業目標開展“成事教育”。目標教育開展四年來效果顯著,全校學生已經形成“人人有目標、目標促成才”的良好氛圍,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做到“人生定位不缺失,前進發展有方向,努力實踐能成才”。目標教育開展以來,全校20000多名學生均制訂了個人目標,并且在不斷實踐中修訂目標,全面成長。
幫扶學業受挫學生,形成合力強固身心
貧困學生、學業受挫群體學生、心理問題學生等特殊群體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形成了全體教職員工關愛特殊群體學生的教育氛圍,專業教師、輔導員、公寓管理員等教育工作者為他們伸出援手,在學習上積極引導、在生活上無微關懷、在思想道德上耐心引導,通過開展貧困生強心工程、陽光技能培訓、教師黨員與貧困學生手拉手,心理健康月活動、學業受挫學生轉變典型事例宣傳教育等工作,教師、管理人員和學生家庭三者形成合力,引導學生轉變觀念,提高責任意識和使命感、強固學生身心。
學業受挫群體學生由于自我認知、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能力相對其他學生不足,是特殊群體學生中數量較多和思想教育的重點難點問題。出現留級、降級等學業受挫的情況多集中在大學一二年級。針對學業受挫群體學生采取了一系列的思想教育活動,旨在通過教育引導、因材施教,關愛感化、心理輔導等工作幫助學業受挫學生自覺提高學習意識、樹立學業目標,促進學業受挫群體學生奮起直追,健康成長。
輔導員及帶課教師關注學業受挫學生的成長經歷,幫助學生分析產生問題原因,制訂個性化的幫扶策略。對不能適應大學生活,不能掌握學習規律的學生,重點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在學業上幫助學生查漏補缺,采取專業教師、學生黨員結對幫扶的方法,解決學生學業問題;對因自制力不強,自我教育約束能力較弱而沉迷于網絡等原因產生問題的學生,輔導員、班主任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經常與學生談心進行疏導,通過參加體育活動和班級活動的形式幫助學生重拾學習興趣,逐漸戒除網癮;對于因人際關系、情感、家庭突變產生問題的學生,各學院分析學生個體和成長環境,了解學生產生學業問題的深層原因,加強心理輔導,讓學生擔任學生干部或輔助輔導員開展力所能及的工作,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融入集體,在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懷,在經濟上給予資助,解決學生后顧之憂,教育學生正確應對挫折與困難,提高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各學院主管領導及輔導員與學生家長定期溝通,共同促進學生自覺轉變,健康成長。許多學業受挫學生有文藝、體育等方面的一技之長或業余愛好,由于把握和控制時間的能力較弱或過度專注于業余愛好,由此產生了學業問題,輔導員老師幫助學生總結自身優點和存在不足,充分肯定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幫助學生樹立學業目標,引導學生合理使用和駕馭時間,做到學業和特長愛好兩不誤;學校在獎學金評定過程中設立學習進步單項獎學金,充分肯定學業受挫學生取得的進步和成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體現了學校對于學業受挫學生的人文關懷。
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學業受挫群體學生幫扶轉化工作,幫助學生自覺提高責任意識,內化學習需求。學校重視發掘學業受挫學生中成功轉化的案例,樹立學業受挫學生成功轉化的典型,搜集整理學生轉化的心路歷程、奮斗經歷、取得的成績等典型案例,以《跨越成長的煩惱》為主題,編輯學業受挫學生典型事例匯編。通過典型案例引導和感化學生,幫助更多的學業受挫學生重拾學習興趣、重建自信心,引導他們融入新的集體。近年來,通過開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共有340余名學生成功轉化,比率達90%。許多同學獲得獎學金、被評為“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部分學生還加入了黨組織或考取研究生。
近年來通過開展學業受挫群體學生幫扶工作,產生學業問題的學生人數年均下降10%,學業受挫學生的成功轉化率逐年提高,考取研究生和順利畢業的學生人數逐漸增多,教育效果明顯。
德育考評量化指標,德育答辯深度思考
德育考核和評估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環節,學校制訂《西安工業大學大學生德育考評辦法(試行)》,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高量化考核。通過學生自評和班級互評相結合的方式評定學生德育成績,指標量化促使學生主動審視自己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得失,班級討論有效幫助學生自覺提高思想道德素質;評獎評優規定德育成績一票否決,體現了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
創新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和手段,2009年起在全體畢業生中開展德育答辯工作,德育答辯成為畢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校印發《西安工業大學畢業生德育答辯實施辦法(試行)》,將德育答辯列入教學計劃,占1學分, 設計《西安工業大學畢業生德育答辯評審表》、制定《西安工業大學畢業生德育答辯評分參考指標》,旨在通過實施德育答辯使畢業生系統、認真地梳理四年來的學習、生活和思想感受,對大學生活進行一次全面的回顧和總結,查找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展望美好愿景,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合理規劃職業生涯。
學校要求每一個畢業生以大學學習生活的收獲與體會、人生價值目標審視與調整、個人成長經歷與身心健康素質提升、畢業體會與感受、就業經驗展示等為主題撰寫德育答辯論文,通過撰寫論文深入思考,總結提高。
各學院成立德育答辯工作委員會,答辯委員會由學院黨政領導、教師代表、年級輔導員、班主任、學生代表組成。設答辯委員會主席1人,人員不少于5人,主要負責本學院德育答辯工作的宣傳、組織、實施和總結工作。
實踐證明開展德育答辯工作,將德育答辯作為畢業生就業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地增進了師生感情,是對學生進行愛校教育的又一舉措;參與答辯的教師幫助學生查找問題,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各類關系,調整學生就業心態;此項工作開展的同時檢驗了我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水平,學校及時總結教育規律,調整教育內容;通過德育答辯樹立先進典型,用身邊的事例和榜樣的力量影響教育低年級學生。
開展德育答辯工作以來,近15000名畢業生認真思考和梳理自己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得失,在即將離開學校之際重新審視、及時調整自身的職業生涯目標和規劃,給學生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憶。學校將優秀的德育答辯論文匯編成冊,各學院將畢業生的成長成才歷程和全體教師的畢業祝福制作成精美的紀念冊和視頻資料,許多學生還制作了精美的視頻和PPT對自己的大學生活進行全面展示和總結。德育答辯成為學生在校期間接受全方位立體化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后一環,為學生在大學期間的思想道德教育畫上圓滿的句號。
彰顯成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實踐證明,立德樹人創新實踐,幫扶學業受挫群體學生,開展畢業生德育答辯工作,積極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思想道德教育體系,取得了顯著的育人成果。近四年來,有6700余名學生加入了黨組織;有6000余名學生被評為“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有9400余名學生獲得各類獎學金;涌現出一批宿舍全體成員均考取研究生的 “考研宿舍”;有12000余名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近500名學生參加西安世園會志愿者服務活動。學生在各類競賽中屢獲佳績,獲得國家級、省部級一等獎49個、二等獎87個、三等獎133個。畢業生的綜合素質高,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就業率一直居全省同類高校前列,涌現出自主創業的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