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體育教學的職業風險控制
作者: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西安 王彥慶
發布時間:2014-02-25 11:21:09
【摘 要】體育教學的職業風險就是體育課堂上所發生的運動損傷。在體育教學中運動損傷時有發生,對體育運動的開展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同時也嚴重影響到社會和諧及體育教學的正常開展。通過學校、教師以及學生對體育運動損傷的三級控制,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將大大降低體育教學的職業風險。
【關鍵詞】體育教學 職業 風險控制
體育教學職業風險的內容
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教學,它是一個以增強體質、培養吃苦耐勞精神、磨煉學生意志和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為目的的教學過程,所以教學中應以“動”為主。在動的過程中,由于激烈的身體運動和對抗很容易發生運動損傷。對于體育教學過程中運動損傷的發生,其實就是體育教學的職業風險。運動損傷發生后,對學生造成身心的傷害,輕者影響學業和生活,重者導致肢體殘疾甚至危及生命。在體育教學的課堂上,學生在教師的有序調度下進行身體活動,由于種種原因,運動損傷時有發生。有人調查發現,運動損傷的發生率達91.02%,其中有31.62%發生在體育教學的課堂上。這些運動損傷的發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項目本身的特點,也有學生身體方面,還有教師方面。不管是哪種原因所導致的對學生的傷害,都有可能引起糾紛,甚至發展到對簿公堂。這樣的局面,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均是巨大的損失。對學生來說損傷是注定了,對學校和教師來說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煩,同時還會影響正常教學秩序,對學校聲譽也會產生負面效應。開設體育課程本來是為了促進學生體質健康,但是因為運動而損傷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受到嚴重打擊。所以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前提下,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是我們體育教學的基本目標,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是體育教學的基本原則。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更加趨向于促進健康的教學手段。學生不僅是我們教育的對象,更是我們親人,是我們關心服務的對象,我們的目標是期望每一個同學都健康快樂,擁有強健的體魄學到更大的本事,將來更好地投身到社會建設中去。
體育教學職業風險的特點
體育教學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教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來講,是每一個學生必須參與的一項教學活動。作為體育教師,有責任和義務指導學生如何進行體育鍛煉,所以,如果說本職業有風險,那是沒有選擇。從對風險發生的因素來看,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主觀的不作為因素,二是客觀的不可抗因素。
主觀的不作為是由于體育教學的主客體,在對風險的認識上存在偏差或者抱有僥幸心理,一方面學校和教師對學生的監督管理不夠,缺乏責任感;另一方面學生對運動損傷的風險防范意識不足,直接導致運動損傷發生。思想麻痹大意、活動場地設施不良、準備活動不充分、動作粗野、身體情況欠佳、運動量安排不合理、運動訓練水平不夠、教學訓練組織安排不當等都是導致運動損傷發生的直接原因。
從運動損傷發病的規律來看,運動損傷的發生又有不可抗的因素,一方面由于運動項目及其技術動作對人體的特殊要求,另一方面人體自身某部位在運動中所表現出的解剖生理弱點。體育教學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在這一教學服務中職業風險的特殊性。體育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通過教師的教學,使學生懂得體育鍛煉的技巧,掌握運動促進健康的基本原理,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最終走向體育生活化。在體育教學的課堂上,體育教師只是一個服務者,對學生的服務不僅要擔負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同時還要對得起教師這份榮譽,還要承擔職業風險的負面影響。然而,體育教學和其他學科相比,又有其獨特的一面,課堂教學以身體活動為主,上課是在室外場地進行,不便于管理,加之導致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因多種多樣,所以體育教師的職業風險具有不可抗、多樣化、嚴重性、可預防的特點。
體育教學職業風險現狀分析
運動損傷在體育教學的課堂時有發生,目前對在體育教學中所發生的運動損傷,還沒有提高到風險認識的高度。國家對學生在學校所發生傷害事故,責任就是學校的,不管是不是在上課,也不管教師是否按照工作規范進行,只要在體育課堂上發生的事故,那就是體育教師的責任。尊重生命非常重要,所以提高體育教師的職業風險認識至關重要,更迫在眉睫。
體育教學風險三級控制的策略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由于運動損傷風險發生原因的復雜性,所以需要參與者共同努力,精誠團結。一旦發生,不可能由教師或學生獨立承擔,對于風險的防范也是一個整體的控制,不能依靠哪一方或者哪個人就能夠辦到,必須在有效的風險控制策略下來加以控制。
1.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對體育教師職業風險控制的策略
①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建立權威事故責任認定機構,對責任進行明確的劃分,誰過失誰負責。否則,不問青紅皂白,都將責任歸結到教師身上,這既不合情理,也不合法。教師作為一個個體,其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為一切后果買單。由于長期以來,缺乏這樣的責任認定,學生一旦受傷,家長找到學校,學校也只能將責任歸結到任課教師身上,使得很多教師因怕運動損傷的發生而“因噎廢食”。所以現在很多體育教師怕出事故,現在有的學校,特別是小學,有很多的教師反映在體育課堂上,大量的時間用在了清點學生人數上,使身體活動的時間大大減少,甚至有的干脆將學生拉回教室,安排進行些文化課的自習。每周兩次,每次僅有的四十分鐘體育鍛煉的時間就這樣被剝奪。學生上了一堂體育課下來,達不到生理活動量的要求更不可能有身體素質的提高,更何況沒有身體活動。長此以往,學生的身體素質將繼續下降,體育教學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發展也只是句空話。
②建立風險危機管理系統。對風險進行積極的管理是預防風險的重要措施之一,學校一方面對每次發生在體育課堂的運動損傷進行記錄、匯總,錄入風險危機管理系統,進行分析、總結,并取得最終結論,找出發生事故的原因,明確責任方;另一方面可以不拘形式地反復進行風險提示,對體育課的主客體進行風險提示,使參與者從主觀上和客觀上都有一種運動損傷風險控制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③對體育教育進行定期評價。學校應積極推行風險控制責任制,將控制風險的責任落實到每一個體育教學工作者的身上。定期對體育教師進行評價是從制度上防范風險的重要環節。學校既要在內部統一強化紀律,也要有的放矢地針對個別人員開展工作。對無差錯的人員予以獎勵,對事故多發的教師采用必要的措施,通過積極的途徑給予幫助,使其吸取教訓,更快地成長和進步。
2.教師個人風險控制策略
①教師在體育體育教學中一定要樹立風險控制的意識,不能抱有任何僥幸心理。教師要抱著極端負責的態度面對每堂課,每名學生,認真備課,將教學的每個環節都作好充分的風險估計,從而做好預控。
②加強業務工作能力,提高組織教學能力,使教學更加科學合理,運動強度符合個體生理水平。同時掌握運動損傷的急救方法,一旦發生運動損傷后,能夠及時救治,將損失降到最低。
③對發生的運動損傷作好詳細的記錄,分析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因和規律,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3.學生及家長或監護人風險控制策略
①家長或監護人對運動損傷的風險防范也應當積極地參與。首先家長應當正確地引導和督促子女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以提高身體機能水平;其次是對學校和教師要有一種充分的信任,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如果有傷病的發生,應當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去看待,究竟是教師的責任心所致,還是一些客觀不可抗拒的因素所致,不要動不動就威脅教師,甚至采取人身攻擊的極端報復手段,這樣一來,可能會導致更加嚴重的后果發生,更不利于事故的妥善處理,同時還會給孩子造成不良的心理陰影,影響其將來的發展。
②學生和教師一樣,同樣是教師職業風險控制的主體,運動損傷一旦發生,其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學生本人。在體育教學的課堂上,學生應當樹立風險防范意識,明白對運動損傷預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學生在掌握體育鍛煉基本技能的同時,還要掌握一些運動損傷的急救方法,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自救,從而將損失降到最低,也將風險降到最小。
總之在新課標理念下,體育教師必須不斷加強職業風險認識,提高防范意識,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適應新需求,迎接新挑戰,使體育教學真正服務學生的健康,服務教育。
參考文獻:
[1]馮小東.對大學生運動損傷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體育函授通訊,2000,(1):25-27.
[2]姚鴻恩.體育保健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