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校教師體質健康與健身活動調查研究
作者:西安體育學院籃球教研室 陜西西安 李洪強
發布時間:2014-02-18 11:44:59
【摘 要】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西安高校教師體質健康狀況和健身活動現狀進行調查。結果表明,部分教師處于“亞健康”狀態,慢性病以運動器官、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疾病為主。慢性病患病率隨年齡變化呈現上升趨勢。教師健身意識不斷提高,健身目的明確,教師健身時間占有率依年齡呈現中間低兩邊高的“U”型結構。健身項目多樣化,基本能夠滿足個人興趣、能力和多方面的需求。
【關鍵詞】西安 高校教師 體質健康 健身活動
近年來調查報告顯示,我國高校教師由于工作壓力大,工作性質多靜坐,少活動,導致這個群體的健康狀況普遍不容樂觀。因此,我們對西安高校教師(不含體育教師)的體質健康狀況和體育健身活動現狀進行全面、系統的調查與分析,以期全面了解和掌握西安高校教師的健康及健身狀況,為改善提高高校教師體質健康水平、廣泛參與健身活動提供理論依據。
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筆者選擇陜西師范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陜西科技大學、西安郵電大學、西安醫學院、西安文理學院等12所位于西安市的高校教師(體育教師除外)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472人,占調查總數的56.9%,女性358人,占調查總數的43.1%。調查對象性別及年齡分布見表1。
表1 研究對象性別、年齡分布表
2.研究方法
⑴文獻資料法。以“體質健康”、“健身活動”為關鍵詞,在中國學術期刊網搜索相關論文60余篇,利用百度網查閱了國家制定的有關全民健身工作文獻,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
⑵調查法。設計了《西安高校教師體質健康與健身活動現狀調查表》,問卷主要包含4個方面:①高校教師體質健康現狀調查;②高校教師亞健康現狀調查;③高校教師健康意識調查;④高校教師健身活動現狀調查。通過特爾菲(三輪)專家問卷調查,根據專家的反饋意見對問卷作了修改。采用隨機抽樣法對12所高校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900份,回收問卷867份,有效問卷830份,有效率95.7%。在進行問卷調查的同時,走訪了部分高校的教師,獲得了許多有價值的資料。
⑶數理統計法。對所回收的830份有效問卷利用計算機SPSS11.0統計軟件系統進行統計處理與分析。
結果與分析
1.西安高校教師健康狀況調查
⑴高校教師疾病與亞健康狀況。調查發現,表明西安高校教師體質健康狀況總體水平良好。從性別上看,有31.5%的女教師患有慢性疾病,男教師的慢性疾病患有率為32.0%,經卡方檢驗,西安不同性別的高校教師在慢性病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在年齡分布上,35歲以下高校教師患有慢性病的比率為21.6%;36-45歲的教師為36.5%;46-55歲的為37.5%;56歲以上教師的慢性病患有率最高,為45.2%。經檢驗,不同年齡段的教師慢性疾病的發生狀況呈顯著性差異,P<0.01。范麗萍對不同年齡段高校教師的研究表明:“除X光胸透,血壓、心電圖、B超的各年齡組異常率不相當,異常率隨年齡的增大呈上升趨勢”[1],陳東軍的研究認為:50歲年齡組的超體脂、高血壓、心率快和心血流異常率明顯高于40歲組(P<0.05—0.01)[2],可見,高校教師隨著年齡增長慢性病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
表2 不同性別、年齡教師患有慢性病統計表
⑵高校教師的健康意識。心理學認為,人的一切行為的產生都有其心理依據,能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連鎖發應,如動因——動機——行為[3],有了健康意識才能夠更好地關注健康。因此,健康意識的強弱是體質健康的前提。高強度的腦力勞動,以及工作、生活帶來的種種壓力,促使教師健康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提升,關注個人的健康與全面發展已成為高校教師自覺行為。
表3 促進健康基本要素與性別、年齡對照表
總體上看,高校教師的健康意識正在逐步加強,調查表明不同性別和年齡的教師非常關注能夠通過合理攝入營養與構建良好的生活方式,維持體內外環境的動態平衡和機體的健康,促進體質的改善。調查也顯示,能夠做到定期體檢或進行體質測量的教師并不多,占調查總數的29.55%,形成原因雖是多方面的,也說明人們的健康意識雖然提高,但距離將意識提升到行動的高度依然有一段距離。
從性別上,女性更加注意心理的健康(P<0.05),男性參與運動的自覺性高于女性(P<0.01),這與女性教師須從事更多的家務勞動有直接的關系。從年齡看,參與運動的自覺性呈現兩頭高中間低的趨勢,且具有非常顯著性(P<0.01)。
2.高校教師體育活動現狀
⑴高校教師參與體育活動的目的
表4 高校教師參與體育活動的目的
高校教師參與體育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強身健體(平均為74.13%),其中男性為76.25%,女性為72.22%,這一結果與姜國鋼對在杭37所高校教師健身目的調查基本相似。從性別看,男教師比較注重追求滿足運動的興趣(P<0.05)、預防及治療某種疾病(P<0.01);女教師更多的是關注體形的健美和減肥(P<0.01)。從年齡看,35歲以下的高校教師注重滿足運動興趣愛好(54.65%)、健美形體或減肥(34.12%),36-55歲中老年教師參與體育的目的傾向于調節身心(45.21%和49.84%),表明這二個年齡段的教師有著通過體育運動達到緩解壓力,調節身心的強烈愿望,56歲以上教師更傾向于預防及治療疾病。
⑵高校教師體育活動的時間構成
表5 西安高校教師體育活動的時間構成
調查顯示,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的高校教師參與體育活動的時間結構存在明顯的差異,35歲以下教師以每周鍛煉1-2次(男性為38.60%,女性為40.41%,平均為39.50%),每次30-60分鐘的居多(平均為44.79%),健身時間安排上反映出無規律性、隨意性和情緒化特征[4];36—45歲高校教師由于工作任務繁重,生活壓力較大,雖有健身的欲望卻無更多的時間參與運動,這一群體教師每周鍛煉的次數出現不固定或只能1-2次(兩者累計男性為77.56%,女性高達80.98%,平均為79.27%),每次鍛煉的時間也小于30分鐘的現象;46-55歲的高校教師周鍛煉次數和時間出現均分現象,說明這一群體教師工作及生活相對穩定,處于一種重新確立體育習慣的關鍵時期,有必要對其進行科學的健身指導;56歲以上老教師由于預防及治療某種疾病的需要,其中的大多數已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體育鍛煉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每周鍛煉的次數與時間都明星增加。
⑶高校教師體育活動的主要項目
表6 高校教師參加健身活動的項目與性別、年齡對照表
高校教師參與健身活動的項目反映了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健身特點。35歲以下男性教師以大球類(41.18%)為主,女性以舞蹈類(30.22%)和小球類(26.62%)為主,這反映了不同性別的興趣、能力和需求特征。36-45歲教師參與運動的種類基本持平,小球類和走跑類項目逐漸成為男性教師健身的主流項目,女性選擇走跑類雖有所增加,但舞蹈類已然是健身的首選項目,表明這一群體的教師雖有健身需求,卻由于工作與生活的壓力更多地選擇簡便易行的健身項目。46-55歲女性教師在項目的選擇上比較穩定,依然以舞蹈類、小球和走跑類居多,男性對大球類(12.84%)的選擇現明顯下降。說明隨年齡的增長,人體機能逐漸退化,運動能力降低,不在適合于從事對抗性較強的大球類健身活動。56歲以上的男性教師在項目選擇上更加廣泛,女性選擇武術類的有所提升,但依然以舞蹈類為主。
結論與建議
1.結論
⑴西安高校教師體質健康狀況隨年齡增長呈現下降趨勢,慢性病主要以呼吸系統、運動器官和心血管系統疾病為主。
⑵高校教師的健康意識逐步增強,中青年教師受工作、生活壓力的影響,很難做到把健身意識提升到具體行動的層面。
⑶強身健體是西安高校教師參與健身活動的主要目的,男性傾向于滿足個人興趣和愛好,女性更多地是滿足健美體形和減肥的需要;在健身的時間構成上呈現出中間低兩頭高的現狀;在健身項目的選擇上,充分體現了不同性別和不同年齡教師的個人興趣愛好、能力和健身需求。
2.建議
⑴建議高校教師在健康意識不斷提高的前提下,克服各種主、客觀因素,積極參與健身活動,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在形成習慣的基礎上努力將健身活動變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⑵政府部門和各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擁有校辦醫院的便利條件,建立定期的體檢或體質測量制度,及時發現、掌握教師教師身體機能變化狀況并能及時公示,達到政府部門、學校和教師共同關注體質健康,預防疾病的發生。
⑶高校教師,尤其是35-45歲和46-55歲這兩個年齡段中的中青年教師,由于工作壓力較大,以及職稱評聘的方式的限制,更多的精力用于科研,根本無暇顧及個人體質健康狀況。建議政府部門和高校改革教師職稱評聘制度,為中青年教師提供輕松愉悅的工作環境。
參考文獻:
[1]范麗萍.對中國部分地區知識分子體質及運動狀況的調查分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0,9(3):92-96.
[2]陳東軍.中老年大學教師身體機能狀況的觀察[J].體育學刊,1999,5.
[3]沈國平,陳發瑤.浙江省中高級知識分子健康狀況與體育鍛煉調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9,9:20-21.
[4]李志榮.江蘇省高校教師體育健身活動現狀的調查分析[J].安徽體育科技,2003,9.
作者單位:西安體育學院籃球教研室 陜西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