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陜北民間剪紙藝術與馬蒂斯剪紙藝術的歷史背景以及藝術主題,對這兩種中外剪紙藝術的表現特色和文化內涵作以比較,總結概括二者的藝術審美情趣與審美受眾,探尋剪紙作為中外藝術表現手法的畫面語言與精神內涵。

【關鍵詞】剪紙 民間藝術 馬蒂斯

剪紙藝術是中國的民間傳統藝術,它的歷史源遠流長,雅俗共賞,作為民間剪紙藝術的一個支流,陜北民間剪紙,在眾多民間藝術中地域特色濃厚,有著非常普及的民眾基礎,承載了濃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因此有“全國剪紙在陜西,陜西剪紙在陜北”的說法。由此可見陜北的剪紙藝術是全國剪紙藝術精華的重要體現,內容涵蓋了美學、歷史學、哲學、民俗、考古、人類學等多領域,有著“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的美譽。

在西方藝術史上,19世紀法國畫家亨利·馬蒂斯的繪畫中,充斥了大量極簡主義的幾何形,色彩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頗有涂鴉的意味,他自從1919年為舞臺畫采用了剪紙的元素之后,這種藝術語言就成為了他晚期作品非常重要的一個表現載體。由于健康問題,晚年的馬蒂斯于1943年正式開始了他的剪紙生涯,創造出幾百幅令人贊嘆的剪紙作品。

馬蒂斯將剪紙藝術介紹給了世界,成為世界了解中國藝術的一個重要的窗口,那么同樣的紙,同樣的剪刀,在中西方藝人手中散發出的藝術魅力有何不同呢?

首先,從這兩種剪紙藝術出現的歷史背景來看,馬蒂斯已經創造出了大量偉大的繪畫作品,可是晚年因為病痛他不得不放棄較為消耗體力的繪畫工作而選擇了更為簡單直接的剪紙,而且他的剪紙藝術的出現也絕非偶然,由于色彩與線條一直是馬蒂斯繪畫的兩個重要的元素,所以也可以說他只是用剪刀剪出形體來代替了用畫筆畫出形體,他也借助剪紙這個形式將他的藝術生命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而陜北民間剪紙可以追溯至古代時期,其時為民間用來祈福驅災的一種文化形式,但是陜北剪紙藝術被當代人熟知,是伴隨著紅色革命而發展起來,革命圣地的美譽加上黃土地的歷史,孕育了極具地域文化特色的陜北剪紙藝術。在當代,陜北剪紙逐漸發展甚至產業化,更多的人注重的是剪紙的商業價值,所以和馬蒂斯剪紙藝術相比較,陜北剪紙相對少了一些純藝術的貴重氣質,是一項主要由百姓從事的手工藝行業。

其次,從剪紙圖案的主題來看,陜北剪紙的圖形龐雜而題材廣泛,但基本上都是刻畫人們所熟悉的事物,也是對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種映射,有動植物、歷史或者神話故事場景,更有表達圖騰崇拜、宗教崇拜、生命觀的象征意味的圖案,當代的農村生活也逐漸成為陜北剪紙的一種主流的題材。

在馬蒂斯的剪紙中,大多數表現的也是動植物、靜物還有人物,但他的圖案中有著大量的抽象因素和幻想成分,藝術的變形夸張到甚至看不出表達的主題,也有宗教神話題材的創作以及取材于希臘神話的《伊卡洛斯》。

再從表現的形式來看,陜西的剪紙藝術經過廣大勞動人民的創造,在悠久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多樣的表現技法,有單色剪紙、拼貼剪紙、點彩剪紙等等,而陜北剪紙基本上采用單色剪紙的形式,制作的唯一工具是剪刀,作品同一色調者以紅色居多,剪裁繁復精致,圖案以寫實為主。

馬蒂斯的剪紙呈現出了與陜北剪紙的共通性,即設色分明,材質平整,相同的工具。在技法上他采用色彩剪貼法——先將紙按需涂成各種顏色,再剪裁下來用以拼成畫面,活潑的色彩使得畫面富有童趣,極盡簡化又夸張的造型更是帶來了一種不羈的視覺感受,他的剪紙不屬于傳統民間藝術,而是一種創造性的藝術實踐,有較高的欣賞價值,不完全按照客觀真實對象來剪裁,紙的顏色亦五彩繽紛,全然是藝術家的天馬行空,他的剪紙準確來說稱為“彩色剪紙拼貼畫”更為恰當。

同時在審美意趣方面,因為各自的歷史淵源不同,文化體系的巨大差異,中西方剪紙藝術呈現出了不同象征意義,在陜北剪紙中藝人們更強調作品的寓意,同時身為勞動者,他們將對土地的熱愛、對生活的期盼、對自然的感恩融入剪紙,在這些造型生動、畫面別致的剪裁中有用動植物作象征來祈愿豐衣足食、家丁興旺的,如麒麟送子、鯉魚跳龍門、喜鵲登梅、石榴牡丹紋等;還有用圣人和傳統故事教化改善世風的,例如二十四孝等;更有表達人們對生命的禮贊的作品,例如抓髻娃娃。這些圖形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有著明確的表達意向,體現了勞動者樸素而良善的愿望,也可以說是民間通用的剪紙的審美標準。

如果說陜北剪紙是有意向性的大眾審美,那么馬蒂斯的剪紙就是純粹個人的創造,是他的藝術生涯達到一定高度后啟發出來的另一種美的表現形式,他不追求形似,而注重傳神,有著大寫意的風范,是他的抽象風格的代表。

剪紙藝術除了滿足我們的審美需要和情感釋放,社會功用方面也是其能代代流傳的原動力。陜北剪紙藝術最為普及的一種用途是作為百姓家的窗花,表現的內容多樣,主要取寓意吉祥之義,有的剪紙用于民間文化的,例如財神爺、灶王爺、甚至還有招魂用的紙人,另外,剪紙還可以用來作為婚娶時的裝飾、門畫、炕幃花、掛簾花、窯頂花、圍肚花以及刺繡底板等,當然,還有純觀賞性的剪紙,這就需要裝裱成框,擺放在室內供人觀賞。

馬蒂斯剪紙藝術同樣也具有裝飾性的觀賞作用,然而其創作不會批量生產用以消費,他把剪紙運用到大型建筑壁畫上去,擴大了剪紙的社會功能,豐富了剪紙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途徑。

綜上所述,中國的剪紙藝術重在傳承與發揚,隨著傳承老一輩的剪紙藝人技藝,當代人也將為這一古老的藝術注入新鮮活力。西方馬蒂斯的剪紙藝術重在豐富與創新,剪紙藝術將他的藝術生涯帶入一個至高至純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