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偵查措施與策略》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為切入點,提出改革設想。本課程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學生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關鍵是讓學生參與其中,將課本知識與實際案例相互交融,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偵查措施與策略 教學方法改革 理論與實踐結合

教學方法改革的原因

刑事偵查措施是指偵查機關在與刑事犯罪作斗爭的過程中,依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根據案情所開展的偵查活動的方式、方法。偵查措施是開展偵查活動的基礎。《偵查措施與策略》課程具有應用性、實踐性、綜合性等特點。因此,課堂教學教師除了向學生傳授基本理論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比純粹的傳授知識顯得更加重要。知識的隨身社會的發展、法律的變化不斷更新,今天我們所教授的專業知識,到明天可能就會被淘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教授學生自我學習和更新知識的能力和方法是當前刑偵教學改革的方向。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有較高的興趣,但在學習過程中卻積極性不高。作為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課程之所以出現此種現象,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有很大的關系。

《偵查措施與策略》課程作為刑事偵查技術專業的專業綜合領域核心課程之一,應改革傳統灌輸式、讓學生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圍繞學生能力的培養,綜合素質的提高,改革傳統教學方法,努力提高《偵查措施與策略》課程教學質量。

基于上述原因,此次教學方法改革圍繞本門課程特點和實際情況開展。

教學方法改革的措施

1.課堂教學方法改革

在教學中,主要將課堂教學分為理論講授、案例討論和實訓三個部分,以達到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開闊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目的。

(1)理論講授

《偵查措施與策略》課程中包含了大量的概念、特點、程序、基本原理和方法。這些知識只有通過教師的課堂講解才能使學生充分理解、吸收和融會貫通。不管教學改革的步伐多快,理論教學都是不必不可少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理論講授不等于課堂中的“滿堂灌”,理論教學形式可以呈現多樣化的方式方法,應充分利用教學設備、多媒體課件等形式,使教學課堂熱烈活躍。由于理論教學和傳統的教學相比課時少、內容卻未減少,因此,在理論講授中采取精講的形式,重點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找資料,自學相關專業知識,在教學中教師也可推薦給學生相關的網址和書籍。

(2)案例討論

刑偵應當具備貼近實踐與實戰的特點,所以教學要具有吸引力,最好辦法就是要將實踐中一個個活生生的偵查案例進行分析和解剖。

我們在課堂中一般采用這樣的步驟來進行教學:

給出學生案例,提出討論要求——展示現場基本情況(現場外圍情況、主體現場情況)尸體情況——痕跡物證情況——現場遺留物情況等)由學生分組討論,每組派代陳述觀點,制訂該案詳細的偵查措施,最后由教師總結。

通過這種教學方法,既可以使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偵查實踐中,又可以開闊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實踐訓練

本課程刑事偵查技術專業共計課時54節,其中實訓14節。據此,我們共設計多項實訓,例如:實訓一,調查詢問;實訓二,辨認;實訓三,偵查實驗;實訓四,搜查扣押;實訓五,通緝通報。這種教學方法的優勢在于:

一是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辦案能力。這可以使學生很快地適應工作,同時,當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后能夠很快地獨立辦案。

二是調動了學生學習偵查學知識的積極性。改變沉悶的灌輸式的教學課堂,使他們既學到了知識,又接觸了許多案例,同時還可以進行實踐操作,自己可以獨立思考、自我組織、自我訓練。

以實訓一,調查訪問為例。調查詢問貫穿整個刑事偵查過程的始終,是每個偵查人員必須掌握的基本功,是每個刑事偵查技術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專業技能。在教學中,我們在講解本章的基礎之上,重點讓學生學會怎樣做好調查詢問筆錄。

調查詢問筆錄分為三部分——首部,每部分填寫原則和注意事項,并給出詢問筆錄的格式——正文,給出例子——應該問什么,怎么問——有疑義怎么辦——結尾的格式——然后給出學生案例——三人一組進行模擬詢問練習——制作出詢問筆錄。

這種教學方法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將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實踐教學采取這種模擬的方法,重現現場和案例,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我組織和演練,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對于現有條件不易開展的實訓項目,采取播放模擬實訓視頻來達到教學目的。例如,搜查扣押中的車輛搜查教學視頻,在視頻播放過程中,我會將其中需要注意的地方進行暫停,并提醒學生注意,使一些細節不至于遺漏。實踐證明,這樣的方法教學效果也是不錯的。

綜上所述,這三種教學方法相結合,不但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和口頭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是學生綜合素質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除了課堂教學以外,考試也是重要的方面,所以,我在本門課程中,對考試進行了改革。

2.考試改革

高職教育推行工學結合課程改革,強調學生的上崗技能操作和實際應用能力。傳統的考試命題形式單一、呆板,缺乏個性化。試題形式不外乎是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和簡答題,為了便于閱卷而規定了標準答案,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考試方式多采用閉卷筆試,以一份試卷定學生的優劣。重分數,輕能力,忽視了知識的實際應用。這樣的考試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全面掌握。本門課程的考試分為兩個部分: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過程考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及其學生的綜合素質的考查。結果考核的內容應堅持以能力培養為主,著重培養和考查學生的創新精神、綜合素質。

過程考核在整個考試中的比例,共占考核總成績的60%。主要通過平時作業考核、平時學習表現考核、階段性考核、大型作業考核、實踐性項目考核等形式。

結果考核占考核總成績的40%。考試命題注重知識的靈活運用,整個試卷采用簡答題,案例分析、論述及其綜合性極強的材料分析等主觀題型, 以此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類命題,學生可以更大程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把書本上的內容轉化成實際操作能力。在改卷過程中,我們驚喜地發現,有些同學的答案比教師的參考答案更合理、更實用。

最后,為了能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我對未來本門課程有以下一些設想。

教學方法改革展望

1.教學實訓基地、教學、實訓器材需要進一步完善

為了更好地進行實踐教學,完善實訓基地建設,建議建立和完善搜查扣押室、偵查辨認室、調查詢問室、偵查實驗室、跟蹤訓練場地等校內實訓基地。

2.在考試項目中增加口試

通過口試,一是考核了學生對基本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二是考核了學生的心理素質;三是考核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為就業的面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具體設想如下:

(1)制作口試題庫

首先由刑事偵查技術教學團隊的教師共同設計多道題目的口試題庫。口試題可以由問答題和案例分析組成。問答題,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回答,主考老師可以在考試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進一步追問,以此考核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反應能力。案例分析則可以考核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2)抽簽

將題目制作成題簽,在考試前,各個由學生隨機抽取決定自己考試題目。

(3)口試的具體實施

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對教師進行分工。由學生按照學號順序進行抽簽,每個考生從題庫中任意抽取題目并給予幾分鐘的準備時間。回答問題時間為每人5分鐘。最后由教師對學生當場打分后計入考生總成績。

案件偵破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偵查措施的實施,只有依照法律規定,科學地運用偵查措施,才能夠完成查明案情、發現線索、收集證據和緝拿犯罪嫌疑人歸案的目的。在教學中,通過對《偵查措施與策略》課程教學方法改革,使其朝著符合培養學生素質和能力,適應新形勢、新時期公安工作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趙杰.刑事偵查措施課程教學改革[J].江蘇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3.

[2]閆萬鴻.《偵查措施》課程踐行式案例教學[J].遼寧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2.

[3]梁武彬.偵查措施概念新論[J].鐵路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8.

[4]楊郁娟.刑事偵查教學方法改革中的認識誤區[J].湖南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2.

[5]陳濟鵬等.刑事偵查專業課三三制教學模式探討[J].云南警學,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