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思品教學意識 提高思品教學效率
作者:陜西省鳳縣鳳州中學 侯維恒
發布時間:2014-01-22 16:44:2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陜教版思想品德課程新教材,課本材料豐富,設計的問題多,留給了教師和學生很多教與學的空間。筆者認為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優化教學意識,處理好這些材料和問題,才能提高思品課教學的有效性。一、認真研讀課程標準,準確把握教材內涵
課程標準是我們教學任務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們組織教學的根本依據。在教學過程中,要先認真細致地研讀課程標準,努力把握其任務和要求,以形成系統而全面的認識。這樣,在具體到一節課教學時,我們就會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就會依據課標,結合課本和學生實際,設計出本堂課對學生“三維”目標的要求,并努力實現。
二、全面認識課本特點,豐富課堂教學過程
新的思品課本,內容豐富,有大量的文字、圖片和小欄目,呈現方式也靈活多樣。一貫的教學方式使我們只注意了文字性的材料,而忽略了其他形式的內容,這大大降低了我們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我們要全面認識課本材料:從形式上,要認識到課本編排以冊、單元、課、框、節、目、段為體系;從內容上,要認識到教學內容的呈現,有正文、材料、圖表、問題、答案、小欄目、活動與探究等多種形式。認清了課本的形式,我們就可以讓學生自己梳理課本知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知道了課本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我們就不會遺漏相關的知識內容。
三、合理處理課本材料,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看到,教師們要么就是一節課埋頭處理課本材料,累得不亦樂乎;要么就是三兩下就結束戰斗,閑得悠哉游哉。我們要依據課標,結合課本和學生實際,合理處理課本材料,要學會減、刪、增、補。我們要依據課本,但又不拘泥于課本,對教材相關知識的編排和表述敢于進行切合我們教學實際的再編排和創新,優化我們的課堂結構,使我們的每一堂課都有一定的主題、特色和成果,就像是一部部專題記錄片,精致又精彩,讓人學有所得,印象深刻,又回味無窮。
四、善于思考促成習慣,講求學法提升能力
現在的考試,重在能力的考查。思品課無論開卷閉卷,都要用實力說話!能力和實力來自何處?來自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多設計開放性問題,促使學生思考,還要促使其養成善于思考問題的意識和習慣;要給學生命題范例(即例題及其答案),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及答案,促進其能力提升。在教學過程中,要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要教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還要教給學生規范的解答問題的方法。這樣,學生就會利用這些方法,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解決問題。通過自主參與學習活動的整個過程,也才能真正學到知識。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概括、歸納、比較、分析、重組和提取有效信息等能力才會真正地培養起來。
五、課堂注重整合知識,課后及時反思教學
在思品課教學中,每堂課都要學習多個知識點,有些知識點要溫故知新,有些知識點要進行相應拓展。對知識點進行必要的整合,可以節省教學成本,減輕師生負擔。對知識點進行整合,就是按照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用知識點解釋、補充和說明知識點,跨課時、跨章節甚至是跨學科地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把學習新知和復習鞏固巧妙地結合起來,以最簡潔的方式獲得最大的教學效益,完成教學任務。這就要求我們要努力掌握七、八、九年級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的任務和要求體系,并在課后及時反思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靈活的教學方法、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對課程標準的了然于胸是整合知識的必要條件。
總之,只有優化教學意識,才能激發我們對思品課的興趣,才能讓我們始終帶著謙虛進取的教學態度,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工作,最終也才能體現教學的效率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