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教學淺議
作者:陜西省府谷第二初級中學 劉愛樂
發布時間:2014-01-22 17:15:3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如果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而只是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所以,教師就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想方設法把枯燥的學習內容和機械的練習變成學生感興趣的各種活動或游戲,從而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一、創設情境,進行情境教學
教師可以通過展示實物、圖片、幻燈片、電影等,將課文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達到情境教學的目的。情境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深刻的概念。
1.在情境中進行詞匯教學。只有與情境相結合,詞匯教學才不是刻板的、枯燥的。哪怕只是教koala或boring這樣簡單的名詞或形容詞,教師也應借助教具或語言情境使學生在腦海中呈現出“考拉”的鮮明形象,“枯燥的”鮮明感受。至于一些遠離現實生活、抽象、難懂的詞匯,教師就更應注重“情境聯想教學”了。當晦澀難懂的詞匯變得鮮活易懂時,其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2.在情境中進行句型教學。句型教學與情境的創設是分不開。一個新句型如:There be…句型,如果脫離了情境,其教學難度可想而知。為了增強新句型教學的效果,教師就應為新句型的學習創設具體的、形象的情境,從而降低教學難度。我們可以出示一幅“房間”的圖片,讓學生進行操練。也可以手工制作一個可以隨時移動的房間平面圖,通過移動房間內的擺設,讓學生進行不同句型的操練。這樣,枯燥的句型操練會變得形象、易懂。學生也會覺得很新鮮,很感興趣。
3.在情境中進行課文教學。教師在進行課文教學時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給學生提供語言交際的環境。以“Shopping”一題為例,我們可以把教室假想成商店,讓學生扮演售貨員和顧客。你就會發現學生們個個都興致勃勃,有很強的語言組織能力,課文教學在學生討價還價的表演中變得趣味盎然。
二、互動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1. ask and answer。在講解My Holiday時問Can you sing?學生答:Yes,I can.It's easy.問:Let you sing an English song.學生答:OK.接著一個接一個,十來個動作自然而然明白了,如動詞sing and dance、buy presents、eat good food、take pictures等輕而易舉地說出口,然后小組練習,在work in pairs時不知不覺學會了,克服了為教單詞、教句三遍、五遍跟讀的那種單調、乏味的老套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所學語言得到應用,興趣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
2.group debating。在講解What is the matter, Mike?教學中把全班分為8個小組,各發一張白紙,由組長執筆,其他組員協助,把圖中的人物用英語進行描述等。8個小組寫好后,再放到投影儀上顯示,評出單詞、語法錯誤少且字跡好的組為優勝組。
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
良好的教學過程是師生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從而增強師生情感交融,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的過程。教學中應樹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信任感、親近感。教師可輕松愉快地揭示英語教材本身的魅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想在英語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首先要了解學生的情感態度,幫助他們培養積極的情感,克服消極情感,而要達到這一要求,教師首先必須和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盡管很多情感因素有外顯的表現,但更多的情感是內在的。教師只有和學生建立了良好的關系,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學生的情感,學生才愿意和老師交流。
四、運用趣味教學
比如,學習方位詞,要求學生掌握in, on, under, near, between等詞的用法。我給學生講in和on 兩個字,首先,我指著窗戶說“in the wall(嵌在墻里面)”,又指了墻上的時鐘和圖片說“on the wall(掛在墻上面)”,這樣學生生動地理解了兩者的區別。接著,我又提出一個問題給大家,讓他們猜猜in the tree(樹上外來的東西) 和on the tree(樹上本身長著的東西)的區別,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最后,我讓大家做一個知識點比拼,分別用in和on來說其他我們所知道的固定詞組,比如in English, in red, on foot等。
另外,我們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比如英語游戲、演唱會、朗誦會,演講比賽,默寫比賽,作文比賽,聽力比賽等。其目的就是活躍學生課外生活,鞏固課內學的知識,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開學初我們舉行了單詞競賽,明確告訴學生競賽單詞的范圍,要求學生積極爭取新學期的第一份榮譽。結果是意想不到的好,幾乎一半以上的學生得獎,更有部分學生一詞未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