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依賴于交際,而交際離不開語言表達。要實現思想交流的順利進行,就必須具備良好的表達交流能力。如何讓學生條理清楚、恰當自如地進行表達,是現代語文教學的重要課題之一。中學時期對于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影響很大,這一時期的教學工作就是要不斷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能夠適應各種不同的語境。

一、表達能力的培養在初中教學中有哪些不足

1.沒有正確的認識。

目前,在對語文教學的認識上,很多教師依然認為如果學生的語文成績得到了提高,那么語文教學就是成功的。這種認識導致提高成績成了教師進行語文教學的唯一目的,這種應試教學成了學生表達能力提高的嚴重阻礙。雖然學生掌握了良好的基礎知識,但是表達能力卻相對較弱。由于學生長期接受這種教學方法,也不再重視培養表達能力,更不會積極主動、有計劃性地進行表達能力的訓練。

2.缺乏相應的培養訓練。

初中教學要解決學生升學的問題,因此往往課業繁重,所有科目都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從而減少了語文學習的時間。就語文這門學科而言,本身的知識體系就比較龐大,掌握基礎知識就需要花費很多時間,這就使得教師和學生都不樂意花費更多的精力去培養表達能力。缺乏必要的表達能力的培養,初中語文教學自然無法起到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作用。

二、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1.在日常教學內容中有針對性地加入訓練元素。

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是初中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所以,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要盡量滿足學生自身發展的需求,適時地、不間斷地進行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的完善和創新。如果教師一味地進行主觀講解,是不能給予學生真正幫助的。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對所學內容進行訓練,提高表達能力。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多地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可以開展辯論或者演講活動等。此外,還要盡可能多地利用課余時間,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比如組織一些富有娛樂性的比賽或者演講與口才方面的課程,或者開展優秀應用文寫作的征集活動。這樣一來,學生就擁有了更多的時間、更合適的機會進行表達能力的訓練,從而實現表達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2.有意識地培養和鍛煉中學生的表達思維。

在進行人際交流時,一方面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另一方面需要清晰的思維邏輯。表達能力指的是人與人之間通過說話等方式來對自己的觀點、情感等進行表達和展現的綜合能力。表達能力要依靠嚴密而靈活的邏輯思維體現出來。具有一定思維邏輯的表達,能夠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逐漸培養出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是初中階段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為此要開設相關課程。在教學中,要將重點定位于學生思維方式方法的培養和提升上,以便使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夠獲得較大提升,從而推進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

3.通過組織實踐活動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表達機會。

初中階段的課堂教學,不能夠實現學生表達能力的真正提升,要想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針對學生的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訓練活動,給予學生實際鍛煉的機會,這是目前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舉措。創造真實的情境,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在面對突如其來的交流問答時,能夠流利地應答。只有通過真實的交流訓練,才能夠讓學生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給予學生更多的鍛煉機會,讓其真正體驗復雜的人際關系網絡。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教師在重視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還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狀況予以關注,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打開心扉,能夠積極主動地融入到人際交往中,逐漸適應當今的社會生活,為未來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礎。

在初中教學中,語文是最基礎的科目,而這門科目的教學重點是表達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擁有良好的表達能力,有利于增強學生為人處事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以便更好地適應社會。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是每位教師的職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