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動教師職業積極性的有效途徑——關于普通高中師資隊伍建設問題探究
作者: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育才中學 徐家慧
發布時間:2014-01-20 17:25:4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近年來,隨著我市經濟的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為了深入分析當前全市普通高中師資隊伍建設的現狀,總結工作經驗及取得的成績,排查存在的不足與問題,進一步明確加強普通高中師資隊伍建設的對策和措施,并根據我校高中師資隊伍建設的現狀提出這個問題。
二、基本成績
育才中學建校18年來,一直為推進教師隊伍建設而努力。經過多年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涌現了一批優秀教師,我校先后有教師獲得“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和省級師德標兵稱號;有多名教師分別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教授級教師、揚州市學科帶頭人、揚州市中青年骨干等。
三、問題與原因分析
1.存在問題。
與一些先進學校相比,我校師資隊伍力量還不夠強,工作責任心重、工作能力強的教師比例還不夠大,名教師還不夠多,在學科中的龍頭作用還未凸顯。另外,我校教師隊伍正趨于老化,年輕教師也支撐不力。
2.原因分析。
從學校的實際來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沒有危機感和競爭意識;(2)中途流失,補充不力;(3)強勢課程與弱勢課程地位懸殊導致缺乏特色;(4)工作壓力與心理壓力交互疊加造成職業倦怠。
四、對策與措施建議
1.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繼續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
以培養和引進一批高水平的學科專業帶頭人,以推進骨干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全面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專業化水平,加快建設一支具有現代教育理念、師德高尚、結構合理、數量足夠、素質優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優秀教學團隊,為改革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2.抓好教師培訓工作。
主推實施青年教師培訓計劃。實施教師學歷(學位)提升計劃,鼓勵教師攻讀博士、碩士學位。目前,40歲以下的專任教師69名,具有研究生學位的教師10名,所占比例17%,因此,要求40歲以下的教師必須攻讀研究生學位。教師全員培訓計劃,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徑,在三年內使所有專任教師都能輪訓一次。堅持以校本研究為主體,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重大教學研究課題。鼓勵支持教師參加學術交流與研討活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3.抓好專業帶頭人隊伍建設。
要加大選拔培養專業帶頭人的力度,制訂切實可行的選拔、培養、使用和管理辦法以及具體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計劃,對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給予重點培養。要注意發揮學科專業帶頭人的優勢,在推進學校學科專業建設、實驗室建設、青年教師培養、課程改革、教學研究等方面要委以重任。要進一步落實學科專業帶頭人政策待遇,加強考核管理,改善學科專業帶頭人的工作條件,并給予一定科研專項經費和崗位津貼,對作出重要成績的學科專業帶頭人還要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
4.抓好師德師風建設。
建立和完善教師師德評價、考核、監督、獎懲制度,形成師德師風建設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在教師中倡導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嚴謹治學、甘于奉獻的精神,不斷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不斷增強教師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責任感、使命感。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的主導作用,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教師投身課堂教學改革,激勵教師真情、真心、真誠地關愛學生,做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5.樹立正確的評價觀和質量觀,調動積極性。
學校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正確的評價觀和質量觀,彌合因體制性障礙造成的教師體系分裂,改變強勢課程與弱勢課程分化帶來的教師生態失衡,消除公共取向與私益取向背離帶來的教師角色沖突,克服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帶來的教師職業倦怠。在樹立正確的評價觀和質量觀的同時,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關心教師,改善教師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切實幫助教師減輕工作和心理壓力,加強對教師的人文關懷,豐富教師的文體生活,注重教師心理健康,建立教師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監測、維護與預警機制,使普通高中教師能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狀態和心理狀態。
綜上所述,加強高中教師隊伍建設,是當前一項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務。學校必須通過自身深化改革,搭建平臺,創造條件,來保證和促進教師個體和群體的專業發展,從而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生態平衡、充滿活力的高中教師隊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