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成為當前英語教學研究的重要任務之一,閱讀策略應該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1.教學觀念上的問題。當前初中英語教師普遍教學任務重,課時有限,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仍然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習慣于把文章中生詞的詞性、搭配、用法、重點、難點講得清楚。學生只要認真記錄課堂筆記,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就能夠消化接受,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這種教學方法容易讓學生在潛意識中產生依賴性,使學生認為閱讀就是語言點的背誦記憶,失去了對閱讀的興趣,閱讀教學也大打折扣。

2.日常教學中的問題。日常閱讀教學中沒有形成一套科學有效、易操作、體現新英語課程標準和學生主體作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促進學生體驗參與、形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方法。教師對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深度不夠、實踐針對性不足,忽視對教學方法的研究,學生缺乏閱讀興趣,閱讀能力提高不明顯。

3.學生英語閱讀能力薄弱。一是學生在英語閱讀理解中速度慢。二是閱讀理解能力弱。三是缺乏對篇章大意的理解。

二、英語閱讀策略的理論基礎

1.閱讀策略是學習策略的一種。所謂學習策略,是“語言學習者在學習和使用語言過程中有意或無意使用的一些方法”。具體來說,是指學習者用來獲取、貯存、提取或使用信息所從事的活動。根據比亞利斯托克(Bialystok) 的策略模式(The Strategy Model) 語言學習策略可分四類:語言形式操練(formal practicing) ,功能操練(functional practicing) ,監察(monitoring) ,推理(inferencing) 。英語閱讀策略即學習者在閱讀過程中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所采取的各類閱讀方法和技巧,是學習策略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2.英語閱讀策略分析。初中階段涉及的閱讀策略有:運用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生詞詞義, 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題句(topic sentence), 能從文章中找出信息理解大意(main idea) 。根據文章標題和配圖預測文章內容, 用自己的話概述文章的主要內容,運用詞典進行學習等閱讀策略。閱讀策略的有效使用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效率和閱讀水平,增強學生英語學習和英語考試的自信心。

三、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閱讀策略

1.猜測和概括或推理策略。即學習者利用已獲得的語言或概念和知識去獲得對語言知識、語言意義或說話意圖的明確假設。在閱讀過程中,許多單詞學生并不能夠見詞知義,需要借助于詞典,但是過多地利用詞典不僅阻礙了閱讀速度,同時也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積極發展。學生在多次查閱之后,無法使上下文緊密地聯系起來,因而達不到閱讀的目的。此時,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關鍵詞、關鍵結構或上下文等手段對詞義進行猜測,可以使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追求故事意義,并且尋求閱讀的樂趣。

2.求解與證實策略。即學習者用來證實自己對新語言知識的理解的策略。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對每一篇有標題顯示的文章進行“超前”預習,也就是所謂的“望文生義”,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背景知識來分析文中可能出現的觀點或情景。如在進行 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 這篇文章的教學時,我讓學生之間先互相討論,說出自己擁有機器人之后的生活,然后帶著自己的想象走入文中。這樣,學生很快從文中找到一種親切感與新鮮感,能看到自己的觀點與文章不謀而合,使他們的興趣大大提高。

3.監控策略。在訓練較復雜的閱讀理解時,教師不僅要研究如何設問,同時也要把這些方法教給學生。例如,當學生閱讀故事時,運用what, who, when, where, why和how提問方法可以對理解起到幫助和引導作用,幫助學生了解主體及其情節發展脈絡。如果閱讀論述性之類的文章,可以教學生問有關argument, supporting, details, conclusion 之類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有意識地捕捉重要信息。

在眾多影響英語學習效果的因素中,學習策略是十分重要的。初中是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重要階段,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重視閱讀策略的訓練和培養,讓學生主動尋求新的信息、掌握新的技巧,使他們學會自己篩選、評判、調整他們的學習技巧,培養了學生獨立自主的閱讀能力。鑒于此,初中英語教學應重視閱讀策略的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