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作者:甘肅省平涼市農業學校 仇 亨
發布時間:2014-01-03 10:36:2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在幫助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使他們在實踐和學習中具備獨立的創新能力,以適應素質教育和實際工作的要求。一、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教師需轉變教育觀念
轉變教育觀念是創新教育的先決條件。在計算機教學中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長期的被動式學習方法束縛著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發展,因此,我們要培養和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在創新教育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課程教學設計上,而不是在課堂上控制學生。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還在于引導學生認識和發現知識的過程,教授學生學習獲取新知識的方法和途徑,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能力,使學生由“學會”變成“會學”。作為一名有創新能力的教師,應該充分應用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等現代教學方法,把獲得知識的方法、途徑傳授給學生,發展學生的聰明才智,開拓學生的思維方式,使師生關系進一步朝著教學相長的方向轉化和深化。
二、執教者需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
在學習計算機知識的過程中,教師應逐步引導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讓學生直接參與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成就感,這樣有利于培養他們樹立科學的態度和掌握科學的方法?!白钣行У膶W習方法就是讓學生在體驗和創造的過程中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應著重問題的創設,提供氛圍,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發現問題,當學生的思維活動和結論超出教師所設計和期望的軌道時,教師不應把學生思維強行納入自己的思維模式之中,而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歡迎學生與自己爭論、交流,給予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的機會,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并逐步具有創新意識,而教師則成為學生的“協作者”。
教師還應該注意創造創新教育的大環境,使之與創新能力培養相適應。計算機教學是一個開放式的教學體系,教師要注意計算機發展的最新動態并把它及時地反映到教學中,計算機教學不同與其他學科,在教學中要不斷擴展知識范圍,可在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引入計算機的應用,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系,以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知識、創新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潛力,學校可采取措施構建創新環境。各年級可組織不同層次的平面設計、網頁制作比賽,對優秀的學生作品進行獎勵,并將其在校園網上展示交流。這樣做不僅為學生提供自主性、創造性和個性化表現的機會,還可在校園中形成濃厚的創新氛圍。
三、合理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1.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興趣是人的認知需要的情緒表現,在學習過程中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計算機課程的教學環境,可以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穩定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采用引人入勝的教學情景、交互性強的先進教學手段,欣賞學生作品等方法,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產生自主學習的愿望。
2.優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師應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克服單純傳授知識的傾向,注重順向思維,逆向思維,多向思維的訓練,通過挖掘教材中同一題目,不同解法,多種變化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的思路朝多種方向擴散,提出各種設想方案,然后,啟發學生利用已學知識和經驗對眾多的方法進行分析、比較,從中找出最佳方案,通過這樣的學習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實踐檢驗,這種教學方法不但能使學生深刻地掌握知識,還能把這些知識廣泛應用到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
3.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計算機教學最重要的是實踐操作,學生在計算機課堂上會感受到類似于人們在工作中使用計算機的情境,在這種情境中,他們會遇到很多問題,通過不斷解決問題,使學生一步步地掌握有關計算機的知識,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計算機操作能力,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力,以適應現代社會的工作需要。
當今社會中,科學先進的教育手段對教育的影響越來越大。先進的教育手段為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徑。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應盡快轉變思想,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把課堂教學作為實施創新教育的主要陣地,放手讓學生自由發揮,挖掘其潛在的創新意識,努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全面深化素質教育,為學生將來發展成為創新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