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體驗式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逐漸受到廣大教研人員和一線教育工作者的關注。體驗式教學法相對于其他傳統教學法能夠更好地適應小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同時也符合語言學習的發展規律。那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該如何實施體驗式教學呢?本文結合小學英語教學探討如下:

一、強化情感渲染,營造體驗氛圍

小學英語教師在圍繞教學目標開展一系列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特點,聯系情感因素,強化情感渲染。新課改對小學英語教學的要求是讓學生在反復聽說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對英語的敏感性,讓學生會聽,敢于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善于運用英語。眾所周知,英語是我們的第二語言,讓一個剛剛習得漢語的小學生學習英語,是十分枯燥乏味的,控制不好,很容易造成厭學。對此,教師要抓住小學生的特點,強化情感渲染,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例如,利用上課前的幾分鐘,開展“warming up”活動,教師可以以一些問候語開始,針對一些簡單的日常生活進行交流,或是教學生一些英語兒歌、謎語等。這樣一來,通過教師積極、飽滿的情緒,給學生營造了一個極具情感色彩的英語體驗氛圍,感染每一個學生。

二、巧設英語情境,激發體驗熱情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創設英語情境,讓學生感受到英語氛圍,激發體驗熱情。對于小學生來說,好動是他們的天性,在活動過程中,學生的個性逐漸形成并得到鞏固,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構建一個以活動為中心,以任務型教學為途徑的教學模式,是小學英語教學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巧妙地依據生活中發生的事情,設計合理的語言情境和語用情境,給學生搭建一個發揮的舞臺,從而讓他們從情境中體驗英語,激發他們的體驗熱情。例如,模擬超市買東西,給學生提供一些簡單的玩具、衣服等,讓學生自己組織一段簡短的對話,然后展示給大家。

三、優化活動設計,引導體驗生成

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和擁有的技能是從事體驗式學習的重要基礎,而新知識和新技能的不斷積累也應以既有知識與經驗作為支撐。教師要想設計出合理有效的體驗式學習活動就必須緊緊抓住這一規律,將學生既有的知識、技能和經驗作為體驗式學習活動的起點,才能使學生樹立起參與學習活動的信心,引導他們主動參與體驗式學習活動,并從中獲得新的知識和新的經驗。此外,體驗式教學下的學習活動設計應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自主體驗為活動的根本。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本著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設計生動的活動情境、開放性的活動內容,為學生搭建體驗英語知識的平臺,將學生既有的知識和經驗與新知識和新技能進行合理穿插融合,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自主體驗,并在此過程中牢固掌握大量語言信息,通過對知識的運用來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從而成功地生成體驗過程,達到體驗教學的目的。

四、優化課堂評價,促使體驗成功

課堂評價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合理有效的評價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驗成功,或剖析自身過去一段時間的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促使學生不斷努力。首先,課堂評價要選擇合適的時機,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展和體驗式學習活動的開展情況抓住評價時機;其次,課堂評價應以肯定和激勵為主,注重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主動性,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應使學生參與到評價過程中,可先組織學生進行相互評價,再由教師總結歸納。體驗成功能夠使學生感受快樂和成就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從而保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動力。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英語教師應強化對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創新與完善。體驗式教學以學生的親身體驗和實踐參與為基點,能夠使學生在過程體驗,接受和應用英語知識、英語技能,因而,強化體驗式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對于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效率和教學成效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對此,教師應圍繞情感渲染、情境設置、設計活動和課堂評價四個方面進行不斷改進,從而不斷提升體驗式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