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規教學流程中落實課標
作者:陜西省澄城縣教研室 任天民
發布時間:2014-01-03 10:54:2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教學流程是指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的備課、說課、授課、聽課、評課的校本研修五個運行環節,也是旨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磨課過程。一、備課、說課
備課是閱讀、了解、分析、思考課堂預設的過程,是艱辛的創造過程,也是教師保持教學后勁的基本途徑。在這一過程中要遵循課標,閱要細博、析要深透,重在精研,貴在點滴入微。說課是教師展示自己理解,創設互動情境,追求更精彩設計,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完善教學預設過程的方法之一,更是同伴共同成長的平臺。
二、 授課
授課是情、智、藝、美的創造和融洽,是在備課、說課基礎上的終端展示,也是一次再生創造。如第一步:習舊引新:①看圖列式;②列出關系式:A B C 。第二步:學習新知:①看圖思考:從這幅圖你能得到怎樣的信息,完整敘述圖上的信息,小組相互交流所得信息;②汽車發出噪音強度80分貝,通過綠化隔離噪音降低,思考這段話用線段圖怎樣表示?學生板書后思考結果,并敘述為什么這樣思考,然后相互交流自己的認識,學生自己糾錯;③看課本上圖是怎么畫的,思考聲音降低多少分貝,在圖上畫出來。第三步:鞏固訓練:①看第二個問題,試著用線段圖畫出來;②小組交流;③思考還有什么方法更好。數學思考,就是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認識、思考、分析實際遇到的問題,并用數學規律解決問題。
三、聽課
聽課是盤點你我教學活動,優化各自教學行為。聽課者要目標明確,選好角度,才能有所收獲和進步。如教師出示圖片:蜻蜓、螞蟻、蝴蝶、蝌蚪、蚯蚓 、蜘蛛,問學生:這些可愛的小動物,你在哪里見過?夏天這些小動物在干什么?學生有聲有色地敘述各自的見聞。然后要求學生輕聲地讀兒歌,不認識的字、讀不準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通過自讀、齊讀、分組讀、領讀等方式,讀中糾正字音。遵循小學生認知規律,形象直觀地教學識字,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豐富多彩的識字情境,通過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和保護學生的識字興趣。單調刺激易于疲勞,對小學來說更是如此,如果強調一定要讀多少次、寫多少遍,無疑會使孩子們望字生畏,甚至波及其他學科。脫離學生生活環境就字說字,學生就會在枯躁中失去識字信心。如何搞好識字教學,本課例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四、評課
評課是依據教育理論、課程標準,對課堂得失進行分析和評價,評課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如《船長》一課,教師簡介課文內容后,開始教學。①交流課外閱讀情況:a演講:學生把搜集到的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內容,整理成一段話,進行演講;b評價:學生結合自己的見解評價同學的演講;c采訪:資料哪里來的,怎么整理,為什么選這些資料。②指導閱讀。③學生質疑。教師要講究方法和藝術,保持教學內容的整體性;教師要注意教學的深入程度,特別是飽含深刻含義的句、段,要緊追不舍,刨根問底;教師要充分設置默讀的環節和情境,要讓學生在充分理解和體會中讀出氣勢,讀出感情,讀得讓人肅然起敬,讀得讓人潸然淚下,做到課前讀熟悉、課內讀理解、課后讀升華。
教學流程是一個鏈狀的整體,一個環節出現疏漏,整個流程將會遜色,教學效率和質量就會受到影響。因此,應該重視流程整體功能的開發利用,特別是在流程實施過程中自覺地在課標的指導下,最大限度地采用活靈多樣的方式方法,優化教學過程,在研讀、實踐、提高中努力把教學方法鍛造為教學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