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每個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是擺在每個教師面前的新課題。多媒體課件的應用正好順應了這種需求。它能以生動活潑的畫面、精巧新穎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思維,發揮他們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筆者結合現有的先進教學經驗以及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一、運用多媒體技術,提升學生們學習美術的熱情

對于小學生而言,美術是一門非常直觀的學科。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將美術作品以全方位、多感官刺激的方式呈獻給學生,伴隨著形象、生動的畫面展示以及優美悅耳的音樂,學生們進行美術學習的熱情也就被極大地激發出來。例如,筆者在進行《海底世界》這一內容的教學時,首先運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們展示了一段關于海底景觀的視頻資料,學生們都被這神秘、多姿多彩的海底景象深深地吸引了,不僅給學生們帶來了視覺上的沖擊,而且課堂氣氛也一下子活躍了起來。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到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來,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自我探究意識,而且還能引導學生自主地進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來,為教學目標的實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解決教學中的難點問題

對于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難點問題,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得以有效解決。例如,筆者在進行《有趣的鞋》這一內容的講解過程中,首先運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們展示了各種各樣鞋子的照片,使學生們對各式各樣風格迥異的鞋子造型有一個直觀、形象的感受,使學生們在此基礎上發散自己的思維,展開想象的翅膀,為幫助學生設計出具有奇特性、新穎性的美術作品提供素材。這樣一來,這一教學內容中的難點問題就被多媒體技術輕松地解決了。多媒體技術能夠將那些抽象的、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教學內容便捷地轉化為具體的、形象的內容,能夠有效地提升小學生的觀察意識。

三、與課堂教學優勢互補,激活學生思維

運用多媒體教學是手段而非目的。教師要想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能力,必須使傳統的課堂教學與多媒體教學優勢互補。“疑問”能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因此教師可在教學中借助多媒體課件展示富有探索性、創造性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思考研究的興趣,從而促使學生獨立自主學習。

四、運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對于美術作品的創作來說,創新能力是比美術知識與技巧更加重要的一個方面。如果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非常不利的。而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運用則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多媒體通過視、聽等渠道影響學生,加強學生與外界的溝通。在各種感官刺激中,學生能張開想象的翅膀。如筆者在教學《家鄉的橋和塔》一課時,課前為學生收集了許多關于橋和塔的資料、圖片,并將它們制作成課件供學生在課上欣賞、觀察。在此基礎上,筆者又引導學生憧憬未來的橋和塔的發展變化,并融入自己的設計中,啟發他們大膽想象,運用夸張等表現手法,學生設計出了很多主題新穎、有獨特性的作品。運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引入多媒體技術對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應當對這一現代化教學手段予以充分的重視,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積極采取各項措施推進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運用。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滿足小學生視覺藝術的學習需求,才能夠真正實現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