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體育是黨的教育方針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體現。在實施陽光體育的過程中,筆者對校內層面所舉行的一系列活動(不包括陽光體育運動會等活動),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與淺顯的認識,形成文字,與同行分享并求教于方家。一、“陽光體育”理念的實踐

筆者所在的學校并沒有像以往一樣搞一刀切,而是在整個體育組教師群策群力的努力下,由筆者擬定了一份問卷調查表,調查并統計了我校一千多名學生各自喜歡哪些體育活動。調查結果表明,有少數學生因家庭條件特殊喜歡上了比較特殊的如保齡球之類的項目,但更多的還是集中在乒乓球、羽毛球、籃球、排球、體操、武術、輪滑等項目。為了學生體能的全面發展,為了與體育技能測試相銜接,在征求學生意見的基礎上,我們又增加了短跑、自編操等其他項目。

在認真分析了校情、生情之后,筆者提出可以結合大課間的活動,將學生按自己的愛好分成小組進行各自項目的活動。于是,大課間、大校園成為了我校陽光體育運動的主要時間與空間場所。考慮到學生的愛好不止一種,我們還允許學生在不同的項目之間切換。

二、“陽光體育”的成效

首先,陽光體育活動贏得了學生與家長的支持與肯定。學生喜歡自不必說,因為可以從繁重的學業負擔中獲得充裕的時間進行活動,能夠將自己的體育愛好變成現實,而這反過來又可以強壯自己的體魄,促進文化成績的提高。筆者班上有一位學生說:“人家都說要勞逸結合,我覺得我們這就是真正的勞逸結合。”

其次,陽光體育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技能水平。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以前學生在體育課上很多技巧難以完成,不少項目也得不到滿分。而有了陽光體育運動之后,學生經過大課間一些活動的參加,他們能專心地投入到自己喜歡的活動中去。例如,筆者班上一位學生以前在做魚躍前滾翻時動作總是不協調,可后來竟然能夠非常順利地完成,筆者很驚訝問他是怎么練的,他說我也不知道。但我覺得這個動作在大課間的活動中也有,可能是在那個活動中訓練了的。

再次,陽光體育還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體育成績。體育成績是衡量學生體育運動水平的重要指標,盡管我們在陽光體育中并不對學生提出量化考核指標,但學生在大課間內充分運動,其對學生體育成績的提升也是非常明顯的。許多學生由于體育課上訓練內容單一而不喜歡體育技能訓練(但喜歡體育課),但由于大課間活動的影響,尤其是女生對體育運動不再排斥,而是積極參加,從而在心態上喜歡上了體育訓練,最后促進了體育成績的提高,這樣的學生占到筆者所教三個班中的三分之一還多。

三、有關“陽光體育”的幾點思考

首先,以大課間活動為主要形式的陽光體育并不能完全替代體育運動。因為大課間活動更多的是學生自主進行的,相比較于課堂上的體育運動而言,缺乏嚴格的、科學的指導;而體育運動則是有著嚴格標準與要求的系列活動。前者可以為后者提供心理和技能上的支持,但不能完全代替后者。

其次,陽光體育中的大課間活動離不開體育教師的悉心指導。在實施之初,我們也曾是讓學生自由活動,但很快就發現效果不理想,因為學生的活動基本是一種本能的亂動。于是我們立即調整策略,每到大課間時間,全部體育老師到場對學生的動作進行指導。這樣,學生就可以更科學地掌握有關動作技能。又因為這樣的指導沒有考核壓力,因此學生心理上更輕松,也就更容易與老師交流,接受老師的觀點并消化。

再次,陽光體育要有一種文化主線。全校的學生一下子擁在學校內的操場及周邊,用什么力量將學生凝聚起來,認認真真地圍繞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進行活動是一個必須思考的問題。我們以為,單純地依靠紀律雖然能奏效,但終究不能形成一種自律的力量。因此,在紀律的基礎上,我們更努力通過營造一種積極健康的運動文化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進行真正的陽光體育運動。我們的口號就是“陽光體育,讓我們更陽光!”通過堅持不懈的滲透教育,學生在大課間的活動中狀態日趨良好,由于碰撞等產生的矛盾往往都能自行解決,有時還有相逢一笑泯恩仇的風度,這是我們期待看到的。

以上是筆者對陽光體育的一點思考,不足之處,請同行們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