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評價不但是教育改革的熱點,也是其中的難點。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探究興趣,也便于教師針對學生的綜合評價適當調整教學策略,通過不斷的反思來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加強對教學評價的重視程度,努力發揮評價的優勢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優化教學評價內容

優化教學評價內容,是優化小學語文評價體系的關鍵所在。傳統的教學評價方法存在明顯的不足與片面,如:重知識輕能力、重智力輕習慣等,這都不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也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導致學生難以發揮自身的潛在優勢,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拓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立足于學生的綜合素養,明確語文教學評價目標,豐富語文教學評價內容,從寫字、閱讀、識字、口語、交際、寫作等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例如,在評價小學生的識字能力時,要結合字的音、形、義進行綜合評價;在評價學生的閱讀能力時,要結合朗讀、精讀、略讀閱讀課外文學作品及閱讀的質和量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多方面、全方位的評價措施,不但有助于科學評價學生的發展情況,而且可以發掘學生優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產生積極的學習動力,從而達到全面發展的目的。

二、鼓勵學生自我評價,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

自我評價是一個人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自我評價可以幫助學生消除矛盾情緒,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提高學生參與評價的積極性。由于中年級小學生年齡較小,他們進行自我評價的獨立性較差,總是以別人的評價作為參照,特別在意自己在老師心目中的位置。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自我評價的教育,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例如,學生在朗讀《讓我們蕩起雙槳》課文后,可以平和而主動問學生:“你感覺自己朗讀得怎么樣?能評價一下你剛才的朗讀表現嗎?”學生們有的回答“我對課文還不是很熟悉”、“我沒有用感情讀出課文”……我表揚了學生們對自己的評價,緊接著我又引導學生:“讓大家再重復讀一次,大家能讀出當時小朋友們的高興心情和感情嗎?”這一次,學生們都表達出了課文中那種高興的感情。通過學生自評,不僅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而且培養了學生們自我評價的習慣。

三、采用延時教學評價,拓展學生思維空間

語文知識不同于其他學科,語文問題的答案不止一個,只要學生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那么學生的答案就是正確的,只有成功利用延時評價,才能充分拓展學生的思維廣度,加深學生對課文的認知與了解。只有多一分期望、多一分耐心,才能多一分希望。例如,在《孟母教子》一文教學后,我給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孟母教子的方法與你的家長有什么不同呢?”有的學生說:“我媽媽只會嘮叨我。”有的說:“我媽只是給我講道理。”我沒有急著對學生們的回答進行評價,繼續讓學生暢所欲言,最后,有個學生忽然站起來說:“我認為我們的母親與孟母的教法有不同的地方,但也有一個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她們對孩子的心是一樣的,都非常的關心我們的成長!”正因為采用延時評價,才拓展了學生的認識和思維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切忌過早地對學生發言作出評價,以免使學生過早形成思維定勢,而應充分利用“延時評價”的原則,為學生的思考留出充足的時間,還給學生思考的自由,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集思廣益、互相啟發,以獲得更多更好的創意與靈感,充分拓展小學生們的思維空間。

四、注重學生個體差異,采用個性化教學評價

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個性評價,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合作探究、創新創造等方面的能力,以適應社會所提出的人才多元化要求。語文教學評價不但要關注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還要挖掘學生在其他各個方面的潛能,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建立良好的自信心,促使學生獲得全方位的進步與發展,有效發揮教學評價的正能量,提高評價的教育功能。

總之,教學評價是新課改中的重要環節,教師要注重評價的科學性、合理性、多樣性,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最大限度地成就高效的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