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點滴談
作者:陜西省城固縣教研室 鄧小彥
發布時間:2014-01-02 11:05:2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實施有效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如何提高農村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是廣大一線教師們孜孜探求的課題。
一、有效講授
1.教材內容要明晰。 冀教版教材遵循了“題材—功能—結構—任務”編寫原則,博采眾家之長,題材多樣,語言地道鮮活;注重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恰當交流、獲取和處理信息以及用英語思維的能力。教材的信息大,涉及話題廣泛富有時代感,既貼近學生生活,又展現中西方國家的不同文化背景。因此在教學時,要有意識讓學生主動融入創造性的、有意義的整體語言學習中。
2.新課導入要激趣。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一定要在導入新課上下功夫。李明邀請加拿大朋友到中國作客,“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們要去哪迎接他們?機場。朋友見面,怎樣打招呼?同學們對去機場迎接新朋友充滿了期待。無疑,這樣的導入是有效的。來了新朋友,我們的待客之道是什么?吃飯。中西方不同的餐桌禮儀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這樣的導入是有趣的。
3.詞匯教學要重視。大量的積累詞匯,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是學好英語的關鍵,所以一定要重視詞匯教學。首先要明確:詞匯記憶要做到音、形、意的有機統一,英語屬于拼音文字,按拼音規則記單詞快捷而有效,做到觀其形知其意。其次要善于用聯想法記單詞。再次,詞匯教學要牢記詞不離句的原則,決不能孤立地教單詞,要讓單詞教學變得有意義。
4.語法教學要靈活。英語語法的學習重在理解,要結合典型例句深層次的體會,并善于模仿,切忌死記硬背語法條目,死記硬背語法條目不如背典型例句,課堂教學中要把相關語法的典型、優美句段讓學生找出來作為重點去誦讀是很必要的。
5.聽、說、讀、寫要并舉。聽、說、讀、寫以及這些技能的綜合運用是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外語重在模仿和記憶,口語、語法要雙管齊下。口語學習是個熟能生巧的問題,除了實踐,沒有捷徑。學習語言離不開誦讀,把課文中出現的一些經典句子整理到小本子上,經常拿出來讀一讀,背一背,可快速提高學生的口語及書面表達能力,也便于積累更多地道的英語。
二、有效提問
在教學Great People這一單元時,我首先讓學生自己查找有關人物的突出成就: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等等。這樣老師用英語給他們介紹的時候,學生就不會是聽“天書”的感覺了。學生能有所收獲,就說明我們的課堂教學是有效的。
三、有效活動
1.活動要有目的性。在公開課上,我們經??吹竭@類現象:一兩個或者五六個學生到前邊示范或者表演課堂內容,要么眼睛不離課本的分角色讀一遍,要么帶著各種吸引人們眼球的頭飾站在臺前,底下是善意的哄笑,三五分鐘的活動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是無效的。我們要讓學生分清楚復述課文和分角色朗讀之間的區別,讓站在臺前的同學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2.活動要有組織性。Group練習要明確告訴學生是幾人一組,是自由組合還是臨近原則。要牢記:課堂活動不能留下任何一個死角,要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因為課堂教學只有最大限度地滿足個體需求,才有可能獲得最大化的整體教學效益。
3.活動后要有評價。課前的值日生匯報要做到不走過場,匯報完應讓其余學生復述或提問(最好是一對一,而不是齊聲吼);學生到臺前示范后,要讓其余學生給予評價。只有及時對學生的活動進行中肯的評議,才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也才會有更大的收獲,課堂才會高效。
四、有效小結
每節課用五分鐘時間對課堂教學進行小結,小結應該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關鍵指標是學生有沒有進步。因此,讓學生說出自己本節課的收獲:印象最深的單詞、最有意義的一句話、能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的一段話等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五分鐘時間,學生彼此提示,相信比老師自己的小結會充實得多。
總之,課堂教學要邁向有效、高效,對教師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我們只有多學習,多研究,多實踐,多反思,才能不辜負我們肩負的神圣使命,讓我們從點滴做起,為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盡我們的微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