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口語交際奠定文學素養
作者:陜西省榆林市神木縣第三中學 張 艷
發布時間:2013-12-31 17:19:4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作為語文教師,應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說到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我認為這對于每一個年齡段的學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口語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根據自己在低年級多年的教學實踐,本人試從以下幾方面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分析教材,給學生合理想象的空間
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材,大多數以童話、寓言及著名人物小時候的故事為主,生動活潑,饒有趣味。學生讀起來興趣大,印象深。如果能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合理展開想象性的口語交際訓練,筆者認為至少有三點好處。1.使口語交際的內容成為教材內容的延伸,不但鞏固已學的知識,還能通過想象加深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理解,提高辨別善惡好壞的能力。2.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極好的開拓。想象性口語交際,其思維的天地非常廣闊,只要合理,盡可以縱馬奔馳,捕捉靈感,想象出精彩的一幕。學生感到輕松、有趣,甚至教師會從中受到啟發。3.可以鍛煉學生連貫地敘述一件事情。由此可見,結合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想象內容進行口語交際,是培養學生作文能力的一個較好途徑。
二、主題活動,給學生創設口語交際情境
古代教育家朱熹說過:教人不見情趣,必不樂學。我經常設計一些主題鮮明、有趣的活動,讓學生互相間進行交流,使他們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圍繞主題,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同時在與外界接觸的過程中,觀察、想象及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萬物復蘇、春暖花開的季節里,可以帶孩子們走出教室去看春天。看春天粉嘟嘟的桃花,綠瑩瑩的草和迎風飄揚的柳條上的小嫩芽。陽光下,花叢中,孩子們盡情地想象著、歡笑著,美好的語言如涓涓細流,流出心田。“花兒笑了,在等小蜜蜂來親嘴呢!”“風兒像把大梳子。你看,他正把柳樹姐姐的長發梳啊梳。”有的孩子還編了一首兒歌:“草兒穿著小綠裙,花兒戴著紅頭花。樹兒披著綠衣裳,雨點唱著滴答歌。”自然風光的熏陶與感染,啟發了學生的心智,發展了學生的個性,解除了學生的束縛,使他們的語言變得絢麗多彩。最后,還可以請孩子們把春天畫下來。同學們對于這些親眼所見,親手所畫的景物,覺得有話可說、有情可表,從而使口語交際真實、有趣,達到一種較為完美的境界。
三、激發口語交際興趣,鼓勵學生想說、敢說、愛說、會說
興趣是兒童獲得知識、發展智力的動力。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兒童年齡尚小,他們的學習往往從興趣出發,只有對事物感興趣,才會主動參與。因此,激發學生的興趣是口語交際的前提,具體而言,就是要鼓勵他們想說、敢說、愛說、會說。
想說: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廣泛接觸生活,開闊學生視野來豐富其語言,讓學生在大量感知客觀世界的過程中發現問題,進行探索,活躍思維,激發兒童想說的欲望。
敢說:提問是兒童口語交際的一種表達形式,也是他們對某一事物感興趣的一種心理傾向。正確對待兒童的提問,對提問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并要正確機智地解答問題,并善于啟發學生提問,或向學生提出問題,鼓勵學生有問敢提,有話敢說。
首先多指導,對學生進行思想態度的指導。聯系班級口語交際實際,引導學生認識口語交際是生活的需要,老師創設一定的情境,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其次多鼓勵,多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讓他們在練中有所得,感到口語交際是一件快樂的事,從而樂意與他人交流。再次在訓練中允許補充、允許修正、允許重說,這既能消除學生說話的緊張心理,又能激發他們說得好的愿望。最后是多實踐,從課內到課外給學生創造說的機會。在校內向老師、同學講述見聞、趣事;回到家里向父母、鄰居介紹學校開展的活動。在聽、說、評的過程中體驗成功交際的樂趣,增強口語交際的信心和勇氣。
愛說:組織學生從事豐富多彩的活動。筆者通過講故事、看圖書、猜謎語、有趣的游戲等,激發學生廣泛的口語交際興趣,讓他們有機會練習和運用語言,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愛說。
會說:特別要鼓勵學生說話的積極性,大膽敢講,善于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當學生卡殼時給予幫助,學生進步時要及時鼓勵表揚。
總之,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大致相當。生活是口語交際的內容,口語交際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交際工具,豐富多彩的生活給口語交際提供了源頭活水。教師要善于捕捉現實生活中的精彩畫面,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利用一切機會,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讓學生奠定一生的文學素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