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體育真興趣從哪里來
作者:江蘇省如皋市何莊小學 陳永華
發布時間:2013-12-31 17:07:3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從事小學體育教學這么多年來,發現一種值得深思的現象,那就是學生看起來喜歡體育,但離我們需要的對體育的真興趣似乎又有一段距離,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學生一到上體育課,就興高采烈地往操場上跑,可一旦開始教授專業的體育技能,學生就會感到無趣。這說明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還只停留在自由自在的玩兒上,而不是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上面,也說明我們的體育教學還需要從真興趣的激發入手,讓學生真正收獲體育與健康。
一、體育真興趣的源頭探尋
小學生的體育學習心理一般是這樣的,即喜歡體育課上的自由,喜歡體育老師讓他們玩自己想玩的項目,喜歡幾個人聚在一起做游戲(游戲是現代體育的鼻祖)。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學生的這種體育心理其實是開展體育教學的良好基礎。
小學生體育學習的生理基礎是這樣的,即處于身體成長的迅速期,從而有了急于表現、樂于運動的自然需要,部分學生還喜歡一些競爭性質的活動,也有一部分同學喜歡自我挑戰的運動。前者我們可以通過直接對抗性質的運動來培養體育興趣,如足球;后者可以通過非直接對抗的運動來培養舉,如乒乓球。
小學生體育認知的特點是這樣的,即認為體育應該是一個好玩的課,不應該老是教“像木頭人一樣的廣播操”(學生語),老是教“沒意思的跑啊跑的東西”(學生語),這說明學生對體育的認識是膚淺的。
二、體育真興趣的培養策略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培養小學生對體育的真興趣的有效策略。具體說來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從學生的體育學習心理角度來看,我們可以設計一些恰到好處的游戲,來培養學生的體育真興趣。如我們可以通過將學生喜歡的游戲改編成體育活動,將體育教學的目的蘊藏在游戲當中,或者以游戲的思想去進行體育教學目的的滲透。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可以通過“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培養學生靈活運動的能力,可以將“丟手帕”的游戲思想蘊藏在接力跑的運動項目中,以培養學生“跑”的能力,以及協調合作能力。再如筆者發現好多小學生都喜歡三個人一組,腿勾腿玩一種單足跳走的游戲,筆者就用此游戲組織教學,培養學生的跳躍能力和協調能力,學生非常感興趣。
從學生的生理基礎來看,我們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直接對抗和非直接對抗性運動,如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運動都是小學生喜歡的運動方式。這里值得強調的是,既要尊重學生原有的興趣,又要進行有目的的矯正,尤其是對于不喜歡直接對抗項目的小學生而言,可 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學生勇于參加直接對抗的體育運動項目。
而對于無法通過學生游戲等方式改造的體育運動項目而言,真興趣的培養策略則在于讓學生感覺到這些運動項目的價值。比如說廣播操的教學。眾所周知,真正將廣播操做到位可以培養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身體平衡能力和提高學生的神經系統水平(體育與健康的意義也在這里得到顯現)等。但很顯然,如果只是教廣播操,學生是無法形成這樣的認識的。所以筆者采取的策略是,先分析廣播操能夠培養學生什么樣的能力,然后分別單獨向學生提出相關的能力要求,結果學生往往達不到這樣的要求。比如說讓學生單獨進行“金雞獨立”的動作,學生顯然是有困難的。再比如說讓學生俯身后用雙手中指觸摸腳尖,學生也是做不到的……在遇到這些困難之后,再將廣播操中的相關動作價值告訴給學生并親身示范,學生往往就能對廣播操的價值有一個更高層次的認識,因而能夠培養學生的持久興趣。從學習心理角度來看,這一策略就是認知角度的有效策略。
三、教學評價對體育真興趣培養的作用
值得強調的是,教師的教學評價對小學生形成體育真興趣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因為小學生的興趣更多的依賴于外界的評價,而對于學習而言,教師的評價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在體育課堂上,學生希望得到教師激勵性的評價——不是一味的表揚,也不是一味的批評。激勵性評價意味著肯定學生已有成績,又指向更高的目標。這樣既保證了學生的努力得到了肯定,同時又產生了新的努力目標。
小學生是容易被教化的,我想通過我們的不斷努力,他們會更好地投入到新的運動進程中,筆者感覺到一種更為穩定的興趣正在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