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學政治課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改變學生學習政治課時單純死記硬背的現象。長期以來,政治課教學往往給學生一個錯覺,學習政治課似乎只要背背就可以了,平時不用認真學習,到考試時突擊記憶也可以得到好成績。

但是從近幾年的高考命題形勢看,中高考命題反映社會熱點,注重考查學生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對考生綜合運用學科知識的考查趨強,考查的梯度更加明顯,注重區分度,更能體現高考選拔人才的要求。這要求考生在復習備考時,既要注重基礎知識,又要懂得結合實際生活,用探究的眼光去組織答題,對考生的知識儲備和知識面是否廣泛是一個挑戰。那么如何才能進行有效的政治答題呢?

一、仔細審題并抓關鍵詞

大多數分析題是跨章節,甚至跨學科的。答題之前要仔細閱讀題干、材料及問題,了解題目需要回答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回答以及怎么回答,要注意思維的發散性。這是做好分析題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找出該題目是關于哪個學科的哪個章節,在草稿紙上寫下此章節內所有可能與本題有聯系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對跨章節甚至跨學科的題目,要注意思維的發散性。審題可以運用以下幾種方法:1.逆向審題法:先搞清楚題目問什么?有幾問?然后帶著問題閱讀材料。這樣做可以不必重復審題,節省寶貴的考試時間。2.尋找關鍵詞:抓關鍵詞語,力求搞清每段材料的中心含義,努力回憶與此相關的理論,并注意篩選。3.分析層次法:對一大段材料要分層并弄清每層意思,這種層次性既體現在題干的表述或材料中,也會出現在題后的設問中。通過分析,抓住試題的主旨,再按其要求分別回答,這樣可以避免遺漏。

二、閱讀材料并組織答案

在審清題意的基礎上,仔細閱讀題干或者材料。閱讀時可邊閱讀邊畫出材料中帶有結論性或傾向性的話語,或者在草稿紙上寫下相關信息,同時搜索、提取大腦中平時儲存的相關知識,然后理清思路,組織答案。在分析的基礎上綜合,在綜合的前提下分析,這樣才能完全掌握解答分析題的深層技巧,得高分。總的說來,分析題就是把試題所給定的命題、問題和材料等作為一個系統整體,要求考生對這一系統整體進行分離、分解,剖析出各個方面,對整體所蘊含的諸方面內容作出說明、解釋和回答,揭示出諸方面內容的本質,并在此基礎上,根據試題的具體要求對諸方面內容進行系統綜合,揭示彼此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對問題作出全面的闡述和整體性的本質結論。

三、建議考生改掉學習分心、無計劃學習、死記硬背等不良學習習慣,杜絕死記硬背,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1.分心學習:學習時看電視、吃東西或者聽音樂,邊聊天邊學習,這樣都會降低學習效率。考生一定要學會克制,一心一意學習,減少學習過程中的干擾。中考是人生中的大考,考生一定要重視,必要時可給自己設定額,計劃在多少時間內學完多少內容。考生還可利用宣言效應,向父母保證一段時間要學的內容,讓大家共同監督,使自己沒有退路,增強緊迫感。

2.無計劃學習:考生被老師牽著鼻子走,盲從老師也不可取。因為教師并不能掌握每位考生的情況,教師的復習計劃和節奏不一定適合每位考生。這就需要考生根據自身情況制訂最后沖刺的學習計劃,抓住各科復習的重點。

3.死記硬背:這種方法表面看是記住了,但由于沒有消化,這些知識并沒有真正屬于自己。在考場上,死記硬背的知識很難發揮作用。考生不要試圖用死記硬背的方法記住不會的知識,而要去理解和思考。把知識徹底弄懂,自然就記住了,而且能夠應用到問題中去。

4.拼時間、打消耗戰:有些考生認為剩下的時間太少了,就夜以繼日地學習。爭分奪秒地抓緊時間學習固然好,但要保證學習效率。拼時間、搞疲勞戰術不可取,這樣會影響學習效率,考生要注意勞逸結合。

5.只靜不動:由于學習繁忙,有些考生總是習慣長時間坐在教室里、房間里學習,而不運動,這樣也容易造成疲勞,影響學習效率。因此,考生要注意動靜結合,在學習之余要拿出一定的時間進行體育運動,緩解緊張的復習狀態。

總之,考生要走出中學政治考試答題的誤區,就必須要做到:仔細審題并抓住關鍵詞,認真讀題然后組織材料,最后還要改變不良的學習習慣。只有這樣,考生才能在中考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