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單位,而班主任是本班學生的直接教育者、組織者和引導者。作為合格的班主任必須在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心理學的同時,在實踐中培養自己的能力。有人常用經濟收入來衡量我們的人生價值。而我們的價值在于我們付出的不僅僅是智慧,還有情感,收獲的是學生的愛心,家長的支持,更有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希望自己用愛心與理解織網,過濾掉沉渣污垢,留下積極、奮發、團結的因素,創造一個明朗純凈的學習環境。下面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中談幾點個人感受。

一、愛是信念

一位教育家說過:在登上講臺之前,請先學會愛。是的,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是教育的動力和基礎。新學期開始,我繼續帶我現在的實驗班。看著他們一天天懂事,我體會著做教師的快樂。可是,班內的孩子大多家庭富裕,優越的生活環境使他們養成了這樣或那樣的不良習慣。因此無論課上或是課下,便時時有“小皇帝”、“小公主”的意識出來作崇。針對以上情況,我首先以寬容和愛心去包容他們,在生活上給他們以無微不至的呵護,讓他們體會到班級的溫暖;在學習上給他們熱心的幫助,讓他們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漸漸地,我和孩子們結下了深深的情緣,有了這樣的心靈溝通,再對他們提出明確的要求,就能達到“一呼百應”的效果了。

二、理解是橋

班主任的日常工作繁瑣復雜。其中一個艱巨的任務是個別教育,即對優秀生的發現與培養,教育和轉化后進生,重視和提高中間生。如掌握不好方法和技巧,就會適得其反。要做好這些工作,除了建立班規班紀,樹立良好的班風之外,還有一個原則是班主任必須對學生愛而不縱,嚴而不兇,尊重、信任和理解學生。我們應深入了解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了解他們的喜好,多站在他們的角度看問題,利用好角色效應。努力做到:上課是他們的老師,下課是他們的朋友,游戲時是他們的好玩伴,競賽時是他們的戰友與拉拉隊員 ,煩惱時是他們的知心大姐姐。通過建立師生間的相互理解與信任,使他們愿意向老師敞開心扉。教師要努力傾聽學生的聲音,也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真誠和愛心。

另外,在班級管理中,抓好優秀生能帶動一大片,而督促好學困生又是營造良好班集體的關鍵。優秀生素質較好,具有正確的是非觀,敢于拼搏,勇于克服困難,但我仍對他們從嚴要求,是因為“響鼓也需重錘”。當優秀生發現我時時刻刻在關注他們時,回報我的便是好上加好。對暫時學困的學生,我則給予滿腔熱情的關懷,重在啟發覺悟,撥動心弦。在我這里,沒有輕視,只有信任;沒有呵斥,只有鼓勵。我努力從各方面滿足他們的需求,幫助他們消除恐懼心理與對立情緒,使他們感悟老師的一片真情。由于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措施,使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重視、幫助和喜歡,使他們能夠自我激勵。這些舉措進一步協調了師生間的關系,為營造良好的班集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幽默是金

古人云:辭不可不修,話不可不善。在德育工作中,直接批評固然一針見血,但一味地批評往往會引起學生的反感甚至抗拒,不能達到治病救人的效果。因此要掌握一定的說服學生的技巧:以情動心,循循善誘,現身說法,心理換位。我喜歡將批評語言加個“糖衣片”。當然批評也不能一味地撓癢,應把握好尺度,根據不同的對象,既要擊中要害,又要讓學生感到老師的愛。班上有一種風氣:喜歡接茬,不舉手亂糟糟大聲說話。在語文課上出現這種情況時,我也不惱,笑瞇瞇地看著大家說:“老師干脆不說了,辦一家鞭炮廠得了。”同學們哈哈大笑過后,又面有愧色。教室安靜了許多。有幾個同學字跡潦草,幾經批評仍不見效,我說:“我當年讀書時,我們班也有一些同學字跡潦草,那時我的老師是這樣評價的:‘有些同學的字像長了翅膀,可以滿天飛;有些同學的字像沒有腳,站不住;有些同學的字像沒有骨頭,盡是肉,擠在一起。’現在我可不希望那些人的子孫們‘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當然,有志于成為書法家的同學除外。”全班同學哈哈大笑。幾個字跡潦草的同學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此后,這幾位同學的字有了明顯的改觀。總之,唯有融情于言,運用多種手段,因勢利導,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受教育,才能達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在“以人為本”的今天,我們每一個教師都應該真正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促進每一個學生的進步,讓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相信,今天愛心的種子,明天定會長成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