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縣出臺了《志丹縣進城務工農民隨遷子女就學暫行辦法》等文件,建立起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各方面廣泛參與的留守兒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殘疾兒童關愛體系。按照《志丹縣中小學學籍管理暫行辦法》,建立了電子和紙質學籍檔案,規范學生轉入轉出、休學、復學等程序,落實了政府和學校控輟保學“雙線”目標責任制,全縣小學無輟學現象,初中輟學率為0.1%,控制在省定標準范圍內。保障機制方面,建立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責任、監督和問責機制,義務教育經費在財政預算中單列,依法落實教育經費“三個增長”。從2009年起,全面實施義務教育績效工資制度。義務教育學校學科教師配備比較合理,教職工與在校學生編制比例小學、初中分別為1∶12.3和1∶12.8??h財政每年列支200萬元用于教師培訓,各學校嚴格落實公用經費總額的5%用于校內教師培訓,全縣教師培訓率達100%。通過努力創建,該縣義務教育學校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教學儀器設備配備、體育運動場地、所有教學及輔助用房、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或骨干教師比例等方面均達到省級標準要求基本要求。10月中旬,該縣接受了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評估認定。(延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