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主體探究活動展示交流》案例
作者:陜西省西安中學 謝欣哲
發(fā)布時間:2013-12-19 11:17:0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反思:本學期在課堂教學改革中我初次嘗試了運用小組合作討論的學習方式,一直在探索和完善之中,就組際交流和評價這一塊我也經(jīng)歷了從幼稚到成熟的過程,第一次組際交流活動是在物理教研組的集體備課活動中,我還進行了錄像,感覺準備得很充分。但整堂課由于主要是學生活動,而我對學生又估計不足,完全被學生控制了課堂,以至于40分鐘只有兩個學生在講,課堂氣氛沉悶,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活躍、自然的課堂氛圍。下來總結覺得問題主要出在沒有限制交流的時間,從而使我失去了對課堂的控制。接著西安市教育局對我校的課程改革工作進行調研視導的隨機聽課,聽了一堂我的組際交流課,在課堂上我對整個課堂的控制力明顯加強了,從交流的時間上一開始就給了限定,而且在交流的過程中還要不斷提醒,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我也參與進去,對一些問題我也適時地發(fā)表了我的意見,去調動課堂。下來之后我與聽課的專家交流,專家表示這種形式很新穎,很有新課改的味道。在以后的組際交流活動中我都要在課前對學生的電子演示文稿進行審閱,提出改進意見,基本上保證每節(jié)課交流4組左右,從而保證課堂的效率。我覺得組際交流活動除了課堂上所展現(xiàn)出來的之外,課外的點點滴滴對學生的意義應該更大,既使同學們加深了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學會了分工協(xié)作,也鍛煉了總結和表達的能力,增強了學習的積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