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的陜西省教師工作大會上,有一位舉止優雅、笑容迷人的女教師尤其引人注目。她就是今年全國師德標兵代表、西安市雁塔區大雁塔小學的副校長田延老師。會議結束后,田延老師從百忙之中主動與我們的年輕記者約好時間,跟我們分享了她二十幾年來的育人故事。
田老師出生于教育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思想文化熏陶。1988年,她走上了工作崗位,年輕的她立志要把立德樹人作為自己教育事業的根本。老教師眼中,這個性格開朗的小姑娘工作上特別地刻苦認真,經過時間的磨煉,一年一年,她與自己的學生共同成長,并且在工作中逐漸形成自己一套獨特的教育教學風格。田延老師非常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針對不同年齡兒童特點,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方面,創造出了許多新鮮經驗。擔任副校長后,她嚴謹治學、無私奉獻,曾應邀到許多地方和學校傳授經驗,并經常為省內外同行進行示范教學和德育工作演講,在小學教育界具有較高知名度。

一、埋頭苦干,愛生如子,在教育教學第一線默默奉獻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這是田老師經常在報告中說的一句話。在擔任班主任和少先隊輔導員時,對待所有學生,成績好的、成績差的、聽話的、調皮的,她都一視同仁,以一顆赤誠的心去關懷他們,決不讓一個學生在她手中貽誤。有一名特殊兒童,上課不聽講,經常突然發出怪聲,也不寫作業,有時還在教室小便。經過和家長交談,她了解到這個孩子雖然問題較多,但記憶力特別好,尤其對英語感興趣。她覺得應該運用這些閃光點,引導他克服消極因素。為了接近他,田延每天回家翻英漢字典,學記兩個單詞,第二天再教給他讀。一天天過去了,他慢慢地變了,上課也不喊不叫了,學習也進步了許多。
她經常針對少年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結合重大事件和重要紀念節日給孩子們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每逢三月五日前后,她都要組織學生開展“學雷鋒、樹新風”活動,通過參加各種力所能及的社會公益勞動,引導學生從小樹立實現自我價值、服務社會的價值觀。她曾組織學生參加了省市舉辦的中小學生“愛我中華”集郵演講比賽,在這項活動中,她的學生李丹青講的“我愛北京天安門”、郭芃芃講的“我愛國寶大熊貓”,先后榮獲市級和省級第一名和第二名,陜西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分別播放了他們的演講錄像。她所帶過的班成為全校有名的優秀班集體,其中獲省級獎十余項,國家級獎八項。她深深體會到,通過開展各種生動有趣的活動,堅持用高尚的精神塑造兒童的心靈,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二、腳踏實地,多措并舉,在創新學校德育工作中嘔心瀝血

在擔任大雁塔小學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長后,面對學校48個教學班、3000多名學生和140多名教職工,如何以德育工作為先,給師生思想道德建設樹立新目標,注入新活力成為了田老師鉆研的課題和工作重點。田老師帶領全體教師,以提高思想認識為前提,以營造德育環境為載體,以思想道德教育為主題,開展了諸如“國旗下的講話”、“向雷鋒叔叔學習”、“校園文明崗”、“小眼睛大聚焦”、“文明在我心中”等一系列特色活動,并主持編撰了大雁塔小學《“禮文化”讀本》(12冊),編寫了“好學生好歌謠”折頁手冊,收錄了《學生文明禮儀歌》、《“彎彎腰”行動歌》等通俗易懂的歌謠,發到每個學生手中。通過點點滴滴的熏陶,素質教育得以形象化、常規化。
近年來,她緊扣“時代需要雷鋒精神,青少年成長離不開雷鋒精神”的主題,充分挖掘雷鋒精神的內涵和現實價值,通過講雷鋒故事、續寫雷鋒日記、成立紅領巾宣講團、爭當雷鋒標兵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習雷鋒的敬愛他人、敬業敬學的品德。通過國旗下講話、書香校園等形式,培養學生高雅的氣質。開展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為主題的“知榮辱、樹新風、我行動”的道德實踐活動,規范學生言行,讓學生在爭當“四好少年”的活動中凈口、凈心,凈出好品行。在心理咨詢室的談話中,讓孩子們靜心、靜思,消除成長的浮躁與煩惱。一次次的活動,一次次的激勵,一次次的爭創,讓“禮文化”植入孩子們的心靈,讓思想道德教育變得實實在在。
2009年11月15日,習近平同志到大雁塔小學視察,對學校的文明禮儀教育給予了高度評價,并作出重要批示,號召推廣大雁塔小學素質教育的成功經驗。
三、盡心竭力、嚴謹治學,在教育教學培訓中成績突出

田延不僅在本校努力工作,還承擔了國家和省市培訓骨干教師的工作。她曾應邀到陜西省10個地市、30多個區縣、50多所學校以及師范院校和家長學校,作過200多場次的教育教學專題報告。培訓校長、教師近萬名,為省內外上萬名教師作過公開教學。
她以自身實踐經驗為基礎,深入思考研究,分別為陜西省骨干校長、陜西省德育校長、陜西省骨干班主任、農村希望小學教師、師范院校畢業生、學生家長們作過《學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內容》、《談談小學德育工作的原則》等報告。她那甜美的笑容和一次次激情滿懷、飽含深情的演講,使聽眾時而歡笑,時而落淚,效果非常好。田延曾收到來自校長、教師、學生和家長的數百封來信。
一位家長來信說:“聽了田老師的報告,我感觸最深的是,我們能擁有孩子多少年?孩子的小學時代一晃就過去,家長要珍惜這個教育的黃金時代?!?br> 一位教師來信說:“聽了田老師的報告收獲很多。我一定要牢牢記住您所說的每一句話,為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而奮斗!我會把教師當成讓我驕傲,讓我自豪的事業,愛我的學生,關心我的學生!”
一位鄉村教師說:“我是一名農村教師,工作近十年了,參加的培訓很多,只有在您的這次培訓講座中才明白教師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教育學生。”
四、春華秋實、碩果累累,在幸福的教育事業中夢想成真
田延現在是陜西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是陜西省小學語文研究會理事,陜西省小學教材審定專家,西安市九年義務教育專家,西安市德育專家。她剛過不惑之年,在三尺講臺卻已耕耘了二十五個春秋,成績卓越:她曾連續三年被評為“陜西省教學能手”和“西安市教學能手”,曾先后獲得“陜西省師德先進個人”、“陜西青年五四獎章”、“陜西省教育學會先進工作者”等多項榮譽稱號,并獲得“全國目標教學課堂評優一等獎”等榮譽。
田老師還積極投身教學研究,參加國家“八五”、“九五”、“十五”、“96-750”等重大課題的研究、開發、研制。曾編著出版《名師輔導寫作文》等多部圖書,多篇教學設計和論文被刊載。承擔省、市《校本教材的開發與研究》課題,根據學校實際,主持編撰開發了《我愛校園》、《我愛雁塔》(上下)等三冊鄉土德育校本教材。2012年,她又將自己在德育和教學工作中的經驗,結集出版了《田延教育教學演講錄》,此書用大量鮮活的教育故事,訴說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立德樹人的經歷,在小學教師中產生了廣泛影響。
透過這些用智慧和心血換來的榮譽,不難看到一個年輕的優秀教師清晰的人生軌跡。談到自己從教多年的體會,她深有感觸地說:“身為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其思想和言行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自身的素養、知識的儲備、能力的強弱,更是與學生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息息相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