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6成城市人面對疼痛 盲目忍耐
發布時間:2013-11-23 09:29:11
疼痛是病,然而近日發布的《2012中國城市疼痛調研報告》顯示,超過6成受訪者在疼痛時選擇忍耐,近7成疼痛人群發作超過3天后才考慮尋求醫生的幫助。輕視疼痛病征及擔心止痛藥副作用是人們不就醫的主要原因。
該調查的有效問卷918份,受訪者覆蓋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大中城市。調查顯示,過半人群疼痛多發,每月最少會發作一次,持續時間超過數小時。牙痛、頭痛居首,其次為關節疼痛、月經痛等慢性疼痛。 過去人們通常認為,疼痛是一種癥狀,而不是病,忍一忍就過去了,現代醫學則認為,疼痛本身就是一種病,諸如骨關節炎、經痛等慢性痛治好了,病也就好了大半。 盲目忍痛影響生活質量。上海長海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趙東寶表示,都市人群的生活方式是疼痛的“病根”。一方面缺乏鍛煉、煙酒過多,身體免疫力降低,從而導致疼痛入侵;另一方面,緊張焦慮等不安情緒也會引發疼痛,天氣變化則容易造成關節炎等慢性疼痛。 趙東寶建議,對于慢性疼痛及牙痛、頭痛等,應合理選擇副作用小、起效快、鎮痛時間長的止痛藥,在服用止痛藥后,患者不能忘記對因治療。當遇到急性疼痛或疼痛加劇時,盡快尋求醫生診療才是正確的選擇。 此外,胃絞痛、膽絞痛、腎絞痛等臟器性疼痛,切莫盲目服用止痛藥,一是止痛效果比較差,二會掩蓋病情,應及時到醫院診療。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