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第四批“精品視頻公開課”入選名單,陜西5所高校8門課程入選。這8門課程分別是西安交通大學《中華傳統文化思想與書法藝術》、《電子商務發展之路》、《戲曲文化漫談》三門課程;長安大學《認識我們的地球——深入地球內部》;西北大學《化石趣談》;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中華建筑的文化解碼》;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手術刀尖上的藝術——常見外科疾病診治(1~6講)、《人體司令部探秘——走進中樞神經系統(1~6講)》。據悉,這些課程通過“愛課程”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易等3個網站免費向社會開放。智能手機還可以安裝網易公開課客戶端,下載課程隨時隨地觀看。
《中華傳統文化思想與書法藝術》由西安交通大學鐘明善教授主講,課程指出,中國書法在意象層面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思想的契合,書法作品中所體現的審美觀念是中華民族文化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共同呵護書法藝術這種中華文明之瑰寶、繼承書法藝術的優秀傳統,是中華兒女的共同責任。《電子商務發展之路》由該校李琪、王曄和應喆主講,課程介紹了電子商務發生、發展和應用的總體狀況,以便在工作、生活與學習中能夠循序漸進的采用電子商務。《戲曲文化漫談》由焦垣生教授主講,課程從中國傳統戲曲瀚如星海的作品中選取一部分經典,深入淺出地進行講解,幫助了解中國戲曲的發展軌跡,基礎常識和所蘊含的文化精髓。
《認識我們的地球——深入地球內部》由長安大學資源學院、地測學院教授楊興科、蘇生瑞、邵鐵全主講。該課程整理采用了大量精美的圖片、動畫、視頻等,直觀生動地帶領大家深入地球內部,認識我們的地球,從地球的演化歷史、形態、結構構造、板塊活動規律、地震災害、地質圖讀圖方法等方面,引導觀眾認識和理解地球是如何運動的,探索地球,發現奧秘。
西北大學首批建設的《化石趣談》通過專題講座的方式,擺脫傳統說教模式,換之以輕松有趣的方式,通過“化石”這個窗口將古生物學及進化論的基本知識傳播給學生,讓學生在繁重的學習任務之余掌握化石及生物進化的科普知識。2012年,西北大學《中國傳統文化》、《中國重大考古發現》、《化石趣談》3門課程入選2012年度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計劃。經過精心組織,所述前兩門課程此前已上線,《化石趣談》的上線標志著該校首批建設的3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已全部上線。
《中華建筑的文化解碼》是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教授祁嘉華主講,課程共分為10講,每講50分鐘左右,從建筑中的審美觀、建筑中的哲學觀、建筑中的倫理觀等方面解讀中國建筑的文化內涵。該課程立足傳統建筑,挖掘其中蘊含的哲學、美學、社會、生活等方面的意蘊,總結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建筑經驗和智慧,并結合當下城鄉建設中出現的問題給予有針對性地分析,試圖對城市化和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如何體現中國文化特色有所幫助。體現民族特色,是中國城鄉現代化建設是否成功的關鍵性指標。文化基因的差異,決定了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建筑傳統和習慣。要使城鄉建設繼承中華建筑的基本精神,表現出中國特色,了解中國建筑文化的基因構成和實際效果,不僅具有重要的學理意義,同時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據悉,精品視頻公開課是以大學生為服務主體,同時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的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網絡視頻課程與學術講座。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程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根據《教育部關于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育部、財政部計劃“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立項建設1000門精品視頻公開課程。高等學校通過開展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實現服務社會和文化傳承創新的社會責任,能夠激勵教師積極投入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推進教學觀念轉變、教學內容更新和教學方法改革,造就一批“名師名課”,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

(責任編輯:刁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