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課前預習的重要性
作者:陜西省合陽縣同家莊鎮中學 喬更陳
發布時間:2013-11-19 17:27:0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課前預習是學好數學乃至每門學科的重要前提條件,做好數學課前預習,不僅可以明確新課的重點及難點,發現不懂的問題,勾點批注,使自己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學習,而且有益于培養自學能力,增強創新意識。數學學習重在發現、探索、創新和應用,要學好數學,就要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一、激發學生課前預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的推動,預習效果就會事半功倍。因此,必須培養學生預習數學的興趣。對預習的成果及時反饋交流,讓學生有成就感。對預習中遇到的問題要先思考,如果是基礎問題,可以用以前的知識解決;如果是理解的問題,可以記下來,通過課上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去解決。這樣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養成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學生在預習時,常常會有所獲。教師一定要抓住這個契機,讓學生充分展示一下,讓他們有成功的體驗。同時,教師發現學生點滴的進步,特別是后進生的進步時,應及時予以表揚和鼓勵。這樣,學生就會對預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預習習慣也就隨之養成。學生預習后,表現為心理上的主動性,并為新知識的接受作了良好的鋪墊,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教師要精心設計預習內容
教師對課前預習的布置一定要建立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之上。只有對教材內容、教學大綱認真鉆研,才能更好地設計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課前預習,使預習的內容不致過淺或過深。過淺達不到課前預習的效果,過深則容易造成學生理解認知上的困難,產生畏難情緒,不能起到課前預習應有的效果。因此,教師要認真理解、把握教材,備好課前預習的內容,努力為學生搭建一個展現自我、挑戰自我的平臺。預習可以作好知識準備,并及時復習補救,實現新舊知識的良好過渡。數學認知結構是以同化和順應這兩種方式得到不斷發展和完善的。學生在學習數學時,總以原有的數學認知結構為依據對新知識進行加工。當新知識與原有知識相聯系時,那么通過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新知識就很容易被納入原有的數學認知結構之中;若在原有的數學知識結構中沒有適當的知識與新知識相聯系,就要對原有的數學認知結構進行改造,進而形成新的數學認知結構,再把新知識納入新的數學認知結構之中。由此可見,通過預習,在知識上作好準備,是接受和掌握新知識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
三、課前預習一定要持之以恒
教師要深刻了解預習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從思想上重視它,讓學生從內心接受它。 預習應用題,可以用畫線段的方法幫助理解數量間的關系,弄清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找到解題的思路。對于一些有關圖形方面的問題,可以在預習中動手操作,增強感性認識。不是所有的數學內容都來自學生喜歡的生活素材,甚至有些內容還比較抽象,除了教師要認真設計外,我們還要采取一些激勵和競爭措施。與此同時,對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所出現的種種問題,教師一定要作具體分析,及時解決并在適當的時候加以小結。通過長期的訓練,學生會把課前預習作為一項常規的學習任務完成。預習有利于課堂內容的掌握與鞏固,預習可以明確學習的重點、關鍵、難點等問題。當教師在課堂上講解這些問題時,學生會集中精力,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因而更易于學生突破知識難點,更易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
四、要及時檢查,重視反饋
只布置任務,沒有嚴格檢查,對于缺乏自覺性的學生來說,預習只能是徒勞無功的。所以對預習的完成情況要做好監督檢查工作,這對培養學生預習習慣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預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預習,就是學生課前自學,需要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在預習過程中,既有知識與方法的儲備,也有學習方法的創新。長此以往,自學能力便會形成和提高。
總之,課前預習對學好數學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做好課前預習,不僅可以明確新課的重點和難點,發現不懂的問題,使自己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學習,而且有助于培養自學能力,增強創新意識。數學學習重在發現、探索、創新和應用,要學好數學,就必須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