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信息技術與知識領域不斷擴展的時代,多媒體及網絡資源不斷豐富,因此音樂教學手段和方式方法也呈現了多樣化和靈活化。如何將信息技術在音樂課中用好、用活,使之更好地為音樂教學服務,實現有機整合,一直是我們音樂教師的愿望與追求。

一、合理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是相對形象具體的,形式新穎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演示型的多媒體課件將文字、圖像等直觀地展現出來,為學生提供了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把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審美體驗推到高潮。例如《走進西藏》教學第一個環節,初識西藏。根據西藏的風景特點,制成動靜相結合的課件。當孩子發現展現在自己面前的是西藏美麗獨特的雪域風光時,都會驚嘆,從而激發學生愛家鄉的熱情,然后談話導入新課。這樣神秘的西藏,借助現代教育技術,變得更形象、直觀,容易理解。在此基礎上加上適當的圖片、人物介紹,讓學生在看、聽、說、動的過程中逐漸對西藏產生認識。

二、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解決教學難點

音樂知識教學是中學音樂教學體系中的一個基本內容,也是豐富學生的音樂內涵,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重要內容,是學習新的歌曲和對歌曲進行二度創作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將音樂知識的落實和歌曲情緒表達和諧統一,才能使歌曲完美。根據中學生處于變聲期的生理特點,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使虛擬的音樂形象變得更直觀具體,使重點突出,難點化易,既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可起到培養學生創造力的作用,例如《走進西藏》中的歌曲高潮部分演唱的教學。在該環節教學時,首先邀請會藏族舞蹈的學生,上臺演示藏族舞蹈基本動作。但僅憑學生的幾個動作很難讓大家感受到藏族歌舞的活躍氣氛,也難以刻畫出藏族人民熱情好客、能歌善舞的品格。那么,借助多媒體播放藏族歌舞片段或音頻文件,藏族同胞那熱情的歌聲、歡快的舞蹈一定能夠帶動大家的積極性。

三、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藝術創新,引導學生創造美

培養學生創造力對于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創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的教學目標就要求能夠將成語、短句、詩歌或歌詞用不同的節奏、速度、力度加以表現,能夠在唱歌或聆聽音樂時即興地做動作,能夠用樂器或其他音源即興配合音樂故事和音樂游戲,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音樂,能夠用人聲、樂器或其他音源創作1~2小節節奏或旋律。因此,利用多種方法加強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是音樂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例如《走進西藏》課堂教學的第四個環節是實踐與創造。為了使學生在學會歌曲后充分宣泄情感,更好地感受和表現歌曲,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播放歌曲的同時,插入西藏美麗的景色圖片,營造一個與音樂相符的環境氛圍,然后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構思、編排舞蹈動作,讓歌、樂、舞融為一體。學生們立刻活躍了起來,大家邊演唱邊自由地舞動,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中。這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又起到了培養學生創造力的作用。

四、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深化德育、美育

音樂教學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是音樂教學最重要的任務。因此,教師在給學生傳授樂理知識、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和音樂創造能力的同時,必須有機地融進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如唱歌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能夠生動、直觀地表現歌曲所描繪的美麗自然風光、生動的活動場景……具有豐富的美育因素,對深化教學中的德育和美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雖然可以通過說教對學生進行情操的陶冶、思想感情的凈化和道德行為的規范,但遠不及設計繪制成投影片后來演示教學內容及用錄像指導學生觀看教學內容所獲得的效果好。

音樂教育與社會生活密不可分,現代信息技術已走入社會,融入我們的音樂教學,引導學生學會從各種途徑獲得音樂知識是我們音樂教師的責任,學生在課堂上面對的不再是一本書、一張嘴、一部琴的音樂教學模式,而是一個信息資源極為豐富,視野極為寬廣,古今中外包羅萬象,應有盡有,形象直觀交互式的學習環境。那么,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是我們當今的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