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背景下英語教學模式淺探
作者:陜西省合陽縣王村鎮中心小學 李 娜
發布時間:2013-11-14 18:09:2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達爾文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過去小學英語教學往往采取單一的說教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不但不能使小學生進行愉悅學習,還會給小學生帶來了壓力和負擔,容易導致學生怕學和厭學。因此,在小學生英語教學中要重視輕松、快樂、喜悅的教學模式,將這些模式運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教學實踐,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推廣以下幾種模式。
一、以參與性為重點,從輕松中激發學習興趣
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要求面向全體學生,讓所有同學都能獲得較好的學習。因此在教學時,要將全體性及參與度考慮在內。教師要盡可能設計那些集體參與的英語教學方法。比如,“參加旅行”,同桌結伴互相扮演對方的父親或母親。首先老師可選一名同學去臺前做出一副旅行的樣子,然后說:“ Let’s go on a trip to Beijing . Lily ,you come ,too.”此時被叫同學想去旅行就需征求爸爸或者媽媽的同意:“Father/Mother may I go ?”只有同伴回答:“Yes ,you may.”之后,這個同學才可加入旅程中,接著繼續尋找同學加入,最后旅行的隊伍不斷地壯大。這類模式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實踐表明,如果教學模式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那么學生就能集中注意力,很好地掌握知識,獲得較多的技能。英語教學正是通過趣味性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由于小學生好勝心和好奇心很強,因此趣味性教學需有競爭性和新穎性,使得學生在歡樂競爭的氣氛中學習知識。比如,“動作比賽”、“排兵布陣”、“連接身體部位”等活動,都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二、注重創意,教師要發揮調控和指導作用
在英語教學中,教學模式要注重創意,要不斷創新和與時俱進。模式設計要結合教學實際,不要給學生帶來喧賓奪主的感覺。若長期一成不變地使用一種模式,學生就會覺得很枯燥。為確保模式的可行性,教師設計時要思考學生喜歡怎樣教?喜歡怎樣學?怎樣學習效果會更好?這樣,設計出來的教學模式學生才能喜歡,才能在教學中發揮作用。 同時,教學中,教師需充分發揮調控和指導作用,在課堂上要營造出快樂的學習氛圍,多角度激發英語興趣。如,讓小學生說chant,詠rhyme,伴著節奏,產生愉悅的情緒,在感受英語的韻律中,不知不覺形成語感,為英語的進一步學習奠定基礎。
三、了解學生特點,重視教學活動的評價作用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在教學內容和語言技能訓練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比如,當學生學習完食物名稱之后,可組織他們開展“傳話比賽”、“memory game”等活動,通過活動加深學習印象。要注重教學的漸進性,遵循從易到難的原則。教學中要多開展“聽聽”、“指指”、“畫畫”、“寫寫”等動態活動,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教學是學習的一個重要部分。當教學結束時,教師要重視教學活動的評價作用。教學評價應注重多元性,內容方面既要評價學生掌握的知識能力,又要評價學生學習的態度、興趣等。主體方面要把教師評價、學生相互評價和自我評價結合起來。標準方面既要有課程參考的統一標準,又要有學生發展的個人標準。通過評價積極開展激勵機制,激勵機制可以是Score window和檔案袋。比如Score window是教師固定在黑板的旁邊,根據學生情況用五星表示,五星數累計達到10個以上的,加蓋一個榮譽印章,每月以及每學期進行匯總,這樣學生可獲得持續及時的激勵,促進學生學習不斷提升、進步。
總之,小學英語教學模式的運用,其目的就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的不斷提升、進步。相信,將良好的教學模式廣泛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中,一定能使新課程下的小學英語教學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