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能力視角下的高職文科畢業設計(論文)革新——以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為例
作者: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咸陽 郭利娟
發布時間:2013-11-14 17:00:58
【摘 要】高職文科畢業設計(論文)多年來一直存在多方面問題,改革勢在必行。革新的思路在于——以職業能力為目標,以職業知識為基礎,從平常課堂訓練抓起,校內外實踐相結合,改革畢業設計(論文)的內容、形式、寫作過程和表現效果等,從學校和教師方面提升學生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真正提高學生職業能力。
【關鍵詞】職業能力 高職 畢業設計(論文) 革新
高職畢業設計(論文)現狀及原因分析
截至目前,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已經有十一屆畢業生,十多年的畢業論文指導和答辯總結下來,發現了很多問題。除了選題盲目、范圍大、泛泛而談、內容空洞、抄襲拼湊等一些原則性問題外,資料陳舊、數據過時、語句不通、段落不連貫、格式混亂、觀點模糊混亂的情況也較多出現,再加上畢業生更多關注就業,導致同期安排的畢業設計(論文)環節進展困難。
1.畢業設計(論文)環節偏離高職教育宗旨和人才培養目標
高職教育的宗旨和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經濟發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強的、職業素質高的高技能型人才。但是在陜西工院酒店管理專業實際教學環節中發現,不管是專業課程設置還是實踐教學環節包括畢業設計,大多都是借鑒或從普通高等教育中直接拿來的,教師指導也大多強調的是理論性和創新性。對于高職學生來講,本身理解能力有限,再加上理論學習期相對較短,要求畢業設計(論文)的理論性其能力根本達不到,長此以往,只能讓畢業設計走形式,失去它真正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2.畢業設計(論文)走過場
教育部[2004]14號文《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要求高職學生的畢業設計要“與所學專業及崗位需求緊密結合,結合企業的生產實際選題”,要求“切實加強和改進畢業設計(論文)環節的管理,決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并不樂觀。
⑴選題盲目。我院的畢業設計參考題目通常由教研室統一提供,再由學生選擇,部分學生會通過聯系教師共同選定,而一小部分學生從一開始就脫離了教師的指導,盲目性很強。而高職教師課程負擔重壓力大,很少有時間去了解企業實際或親身實踐。所以可供選擇的題目大多來源于網絡,出現題目陳舊、范圍大或與專業發展實際不相符合多個情況(如表1),導致畢業設計從一開始就偏離了培養目標。
⑵寫作過程脫離指導。不少教師認為高職學生重在實踐,而畢業設計(論文)重理論,最后一個教學環節不應為難學生,因此對學生要求不嚴,也導致部分學生從寫作大綱編寫完成后,就與指導教師失去聯系,直到最后催促定稿時,才匆忙拿出一篇文章來,其設計(論文)質量可想而知。
⑶答辯流于形式。網絡的普及,使得畢業設計(論文)抄襲拼湊現象嚴重。相當部分學生在答辯時對自己論文中的觀點、論據不清楚,最新數據不知道,回答問題前后矛盾。由于這類學生較多,答辯組教師又怕影響學生就業找工作,只能讓其過關。
表1 歷年來學生所選部分論文題目
3.監管政策及其力度不大
一是學校的就業政策導向的偏差。多數家長們都抱有共同的心態:好學校——好專業——好工作。一些高職院校摸準了這種心態,過分看重就業率,在招生宣傳時就業率作為一個相當重要的籌碼。畢業時又追求高就業率,對招聘單位不加過濾,甚至還將就業率作為衡量系部、學工系統、班主任工作優秀的指標。先就業再擇業的觀點普遍存在于學生與教職員工心中,故在畢業設計與就業發生沖突時自然而然偏向就業,也由此導致抄襲、剽竊等現象屢禁不止。二是畢業設計規章制度和規范缺乏針對性、適應性。由于陜西工院以理工科為主,機械制造、材料工程、電氣工程等大系是主流,而文科如工商管理、酒店管理、文秘等專業因為學生較少,重視不夠,到目前學校還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文科畢業設計(論文)操作規范,有的僅僅是論文寫作格式與要求,它既沒有畢業設計(論文)內容、寫作方法等的引導,也沒有成績評定事項,更沒有對指導教師的規范要求,只從形式上對學生的設計(論文)進行簡單要求。三是對指導教師管理不夠。隨著高職年年擴招,師生比例嚴重失調。酒店管理專業5名專業教師、3名兼職教師承擔著2010級到2012級7個專業班級300余學生的教學任務,每個教師要教2-4門課程,還要指導多名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時間、精力上都很難保證。而管理部門多年來對此一直持默認態度,畢業論文的時間安排及管理體制照舊,畢業設計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也依舊,致使學生對學校的規范與指導教師的要求應付了事,再加上網絡的觸手可及,導致畢業設計(論文)質量一年比一年差。
畢業設計(論文)革新思路
鑒于以上問題,畢業設計(論文)的改革非常有必要。如何改?一些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建議以畢業技能鑒定代替畢業論文,還有人提出取消畢業論文。當然,更多的高職教育工作者提出一定要改進高職畢業論文水平和質量,他們認為 “高職學生畢業設計(論文),對于增強學生綜合素質、綜合能力培養至關重要”,“是對畢業生所學專業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一次重要測評,也是對高職高專教育教學質量的一次重要評估”[1]。早在2006年北大姜國華教授承認本科生要寫出像樣的有價值的論文都有些強人所難,所以更別說高職專科學生了。高職培養的是應用型、技能型的人才,酒店專業又是實用性比較強的學科,以目前學生的水平,畢業設計(論文)根本無法提供多少實用方面的訓練。所以要改革,就要更多考慮畢業設計(論文)的形式和內涵是否能滿足高職教育宗旨和人才培養目標,畢竟高職不同于本科也不同于中職,文科不同于理科,“用理工科人才培養的模式,讓文科高職學生去反復操練某一個公文格式或管理模型,是培養不出一流的管理服務者的[2]。”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評估委員會委員、太原大學原校長聶嘉恩如是說。
鑒于此,筆者認為,高職畢業設計(論文)寫作除了基本理論的“夠用”之外,更應該重視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核和實踐能力的評價,以職業能力為目標,以職業知識為基礎,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才可能讓設計(論文)更有價值。要做到此,首先可以從校內課堂交流、討論、匯報、理論課寫小論文開始,培養學生基本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其次是校內實踐、校外兼職、校企合作頂崗實習所得的實習報告、周記等(需要企業師傅、學校教師過程控制),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團體協作能力、溝通能力等。最后從論文內容、形式、寫作過程和表現效果等多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如從內容上,選題要簡單、實用、時代性;從形式上,可以改為某酒店(崗位)發展策劃案、調查報告、主題宴會設計及造型等;從過程上,可以從第一年專業基礎課學完之后就開始布置設計(論文)事宜,指導教師實時跟蹤,了解進展;從效果上,口頭匯報、PPT演示、實物展示、文字描述可共用,還可根據情況組織評優,參加設計大賽等。從學生本身來講,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和喜好選擇畢業方案,這種革新可能更受歡迎。
思路實現的途徑
1.加大師資力量建設,給教師減負,提高教師的雙師素質
為在校教師提供多樣學習、進修、企業實踐機會,提高其理論與實踐能力。可以借鑒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的例子,每年安排教師定期到企業一線實踐,沒有通過企業專家對實踐效果嚴格考核和評價的教師不再續聘[3]。這種方法使教師教學不再是紙上談兵,真正具備了雙師素質。只有教師的職業能力提升了,對學生的日常實踐能力引導和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才可能更有效果。
2.完善畢業論文管理體制,加強過程控制
管理體制是否完善直接影響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因此,高職院校需要及時制定相關的畢業論文管理制度和規范,如《畢業設計(論文)(文科)工作實施方案》、《畢業設計(論文)(文科)指導與寫作手冊》、《畢業設計(論文)教師工作手冊》、《畢業設計(論文)(文科)質量評價體系與管理辦法》等,還可以引進網絡管理平臺,實現學生選題、教師批改、成果傳送等實時效果,對寫作過程加強控制,確保設計(論文)各環節的質量[4]。
3.改進與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方法
作為高職教師,面對的是高考落榜的學生,他們的心態與本科生、中小學生完全不一樣,有人破罐子破摔,有人還想再拼一把,因此教學時就要根據學生情況結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師性情來選擇合適的方法。注意傳統與新型教學方法的結合,不摒棄傳統,但也不盲從新型,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注重其思考、表達、動手能力的訓練,建立一種探索、互動的教學和學習模式。當這種模式逐漸成為學生的思維習慣時,不只是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會提升,學生就業的質量和競爭力也會提升,而此正是學校職業能力培養結果的呈現。
總之,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能反映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學校和教師在管理、教學各個方面應充分利用這一教學環節,注重培養學生日常實踐能力,提升其職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劉金霞.高職畢業論文的問題、反思與改革[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9,(18).
[2]文科高職VS理工高職:同一標準僅陷遭遇尷尬[EB/OL].新華網,2011-7-25.
[3]趙明威,趙居禮.澳大利亞職業教育借鑒探索[J].機械職業教育,2009,(7).
[4]李娜.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會計專業畢業論文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