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今我國高校教學內容缺乏創新,發掘利用“傳統腳斗士”這一民族體育項目,既填補和豐富校園體育文化內容,又使得民族傳統文化得到承襲。筆者通過多種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進行分析和整理,為我國高校開展傳統腳斗士運動,并為其運動資源合理的開發提供參考。

【關鍵詞】傳統腳斗士 高校體育 可行性

腳斗士運動的由來

“蚩尤戲”是參與者帶上有角的頭套,用自己頭上的角相互攻擊,最終擊敗對手的古代競技運動,又稱“角抵戲”。到了秦國因不許私有兵器,所以人們用赤手空拳來搏斗,這不是單單一種技能就可取勝,而是有著非常多的技術方式,從那時起這個以“蚩尤戲”為雛形的項目開始快速發展,對抗技術得到了很大的豐富,已經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和觀賞性。到了漢代,民間就出現了兩人進行對抗的比賽形式。當“蚩尤戲”傳到民間,受到老百姓的喜歡,其名字在不斷變遷,對抗形式也在不斷更新和演變,直到現代人們用腳進行搏斗和對抗。

由于現代體育的盛行和發展,人們逐漸地把這些古老的運動淡忘,直到2005年,北京德道傳媒有限公司總裁吳彥達先生立志以傳媒結合體育的力量,挖掘中國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將“以單腳支撐、單膝攻擊對方”的運動形式作為深入研究的對象,并根據其特點命名為“用腳進行競技搏斗的勇士”,簡稱“腳斗士”。2006年通過對腳斗士教練員、裁判員的培養及對訓練基地、俱樂部、比賽等系統建設,腳斗士大賽也在我國成功舉行,這一項目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和認可。

我國高校開展傳統腳斗士運動的可行性

1.傳統腳斗士項目在我國學校開展比較便利

傳統腳斗士運動是我國獨有的古老民間體育運動項目,也是一項擁有自主文化知識產權的體育運動。這一從民間游戲轉化而來的運動項目,有著較多的趣味性,男生女生均可參加,可一對一對抗,也可集體組隊進行對抗,且規則相對簡單,對場地的要求不高(除正式比賽所用場地),與其他搏擊類項目相比,傳統腳斗士安全系數較高。學生參與其中不僅身心能得到鍛煉,也可增強學生誠實公正的處世態度及團結意識。

2.傳統腳斗士運動使校園體育與民族傳統體育相結合

學校是傳承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場所,傳統腳斗士作為一項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學校這個環境下開展,無疑是傳播這一文化的重要途徑。傳統腳斗士項目符合學生活潑好動喜歡對抗挑戰的習慣特點,讓學生在參與民族體育項目的同時,也使其了解民族民間體育的豐富文化內涵,對我國的歷史文化產生好奇和追求,并且能培養他們參與其運動的興趣,從而使學生能夠在運動中得到精神的愉悅,促進身心健康。思想和健身同步發展這也是我國體育教育追求的一個非常高的目標,傳統腳斗士運動將學校體育和民族傳統體育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使得學校體育教學更加完善,使學生得到更好的健身資源。

我國高校開展傳統腳斗士運動面臨主要問題的對策

1.課堂形式

傳統腳斗士雖然是一項比足球溯源更早的體育運動,但是由于科技的發達、娛樂項目的眾多以及趣味體育項目的發展,對于現在青少年及大學生們來說相對比較陌生,特別是大城市的孩子更是覺得沒有聽說過,即使有些地方還保留著傳統腳斗士這個項目,但是說到要普及這個項目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我們的學生在接觸到這個項目后還處在既想嘗試一下又很好奇的狀態下,如果在這個時候我們的學校體育課把傳統腳斗士作為一項選修課的形勢進入到學生的課堂中來,這樣就能使既好奇又很想嘗試的學生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目前依據傳統腳斗士的理論、戰術等多種因素考慮,我們剛剛起步的傳統腳斗士的選修課教學應在一年。

2.傳統腳斗士教學大綱編寫

(1)傳統腳斗士選修課的定義:傳統腳斗士是我國古老運動的傳承與發展,課程進入到我國學生的課堂教學中,那么它的傳承與發展將會從娃娃開始,在傳統腳斗士項目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此項體育運動的理論特點及實踐意義,讓參與此項體育課程的學生能夠掌握傳統腳斗士的技術戰術,使得學生可以盡快地掌握比賽的戰術與規則。

(2)傳統腳斗士教師教學的目的、任務

①使學生一點一點地接觸傳統腳斗士的課程、訓練、比賽,讓學生初步掌握傳統腳斗士的技術原理、技術動作、規則及比賽時的戰術。

②在課堂、課外對傳統腳斗士運動的學習中掌握此項運動的技術要點、規律,使得學生在娛樂和競賽時熟練掌握技術動作、熟練運動技術動作及戰術。

③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能熟練辨別所使用的技術動作是否正確。

④了解和掌握傳統腳斗士運動的規則(正規競賽裁判規則),在訓練和比賽當中能夠控制自我情緒,正確使用技術動作。

3.課堂外具體實施對策

傳統腳斗士在進入到我國各地學校課程中后,在學校組織教育教學的時候把傳統腳斗士競賽安排進學校體育工作中,學校校園比賽根據全校的體育競賽的工作安排為主,使得學校學生在比賽過程充分享受比賽的樂趣,增強勇于向前、勇于對抗、敢于拼搏的體育精神,給校園文化帶來勃勃生機。

4.傳統腳斗士競賽的實施對策

比賽的分類,可分為單人競技賽與集體競技賽。比賽服裝可借鑒其他體育比賽的服裝要求,在顏色上進行區分即可,在比賽裝備要作一定的要求,比如護腿、護襠、護腳,在要求上一定要佩戴。比賽場地,如果條件允許比賽場地應盡量使用跆拳道、摔跤、柔道,這樣的軟墊場地,如果實在沒有條件也可在土地上進行比賽。賽場醫療,在賽前運動員要進行相關的體檢確保在賽前身體的健康,比賽時醫療人員要在賽場外守候如果發生意外要及時有醫療人員在場進行治療。賽程的安排:可采用多種編排方式最常見的編排方式即可根據實際情況來安排。比賽級別的劃分:在學校進行傳統腳斗士比賽我們按照學生的特點采取分組,一般按照年齡分組法或者年級分組法以及體重分組法。頒發獎勵,比賽設定個人對抗賽與團隊對抗賽,獎勵前三名,分別給予傳統腳斗士比賽證書和獎牌,獎牌設定為冠軍、亞軍、季軍。

結論

1.在我國,想要發展體育事業必須從青少年及大學生們抓起,學校學生體育資源的開發是重點,把現代體育運動體育和民族體育運動的資源共享,讓傳統的民族體育運動進入到學校校園,擴充我國學校學生的體育課內容,是今后的體育教學發展所需要的。

2.傳統腳斗士運動是我國由古至今留傳下來的體育項目,非常適合我國學生健身娛樂,在運動的過程中能使學生身心均得到鍛煉,是一項非常適合學生參與的體育運動。

3.我國陽光體育的廣泛開展,民族體育項目傳統腳斗士正在進入我國校園,今后的發展更具有可實施性。

建議

1.鑒于我國廣大的國土及省市城鄉各個學校基礎設施參差不齊,腳斗士運動進入我國各個學校校園要依據各地區城鄉學校的自身條件,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因地制宜,使得傳統腳斗士體育項目能夠做到順利開展。

2.在我國各地區能夠順利開展傳統腳斗士運動,需要我國教育管理者以及學校體育教師改變觀念不重視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只重視奧運項目或重點項目,對于相關教師進行傳統腳斗士理論、裁判的培訓,接受最新的傳統腳斗士理論實踐知識才能更有效的在教學中發揮出指導作用。

3.國家教育部門應重視學校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盡可能地建設小學校園健身設施與場地設施,給我們祖國的花朵一個相對優越的運動條件。

參考文獻:

[1]施小菊,徐志誠.論我國民間游戲與民間競技的社會價值[J].體育文化導刊,2003.

[2]蘆平生.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與演進[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

[3]劉少英.民族體統體育教學與素質教育[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1.

[4]蔡翔飛.腳斗士運動進入普通高校體育課程的研究[J].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2.

[5]衣朋華.“斗拐”斗出特色體育項目[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6-4-26.

[6]韓英甲.開展“腳斗士”運動的社會價值之探究[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8.

[7]范鈺.腳斗士運動進入新疆職業院校體育課的可行性[J].考試周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