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詞考】

《說文解字》對“誠”的解釋是:誠,從言成聲,信也?!罢\之者,人之道也”(《中庸》)。誠,是人立世之根本,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

古人云:萬物通于一理?!疤斓刂溃梢谎远M也”(《中庸》)。朱熹注曰:“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不過曰‘誠’而已。”就是說,萬物之理可用一個“誠”字來高度概括。

《說文解字》對 “信”的解釋是:從人,從言,誠也?!睹献印氛f,有諸已之謂信。信,由單立的“人”與“言”組成。人與言并立,意即人要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其實,“誠”就是“信”,“信”即為“誠”。

【經濟對誠信的沖擊】

誠信是中華民族最崇尚的品質,已傳承數千年。中國古代倡導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美德,其實就是一種誠信。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卻出現了相互脫節的現象,現代人利用科技創造了更多的物質財富,但自己反被物質財富所奴役。為了多賺錢,提高生活水平和物質享受,他們見利忘義、投機取巧,將誠信、刻苦、勤奮等傳統美德盡皆拋棄。防盜門、電子監控的更新換代,折射的是人與人之間防范意識的加強。學生自小生活在這樣一個信任危機的年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立德樹人是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所以,自小就抓學生的誠信教育是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在諸多的學生文明道德教育中,之所以把誠信當作一個重點,是因為誠信是生命的基石,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切事業得以成功的保證。

【惠中的傳統教育】

惠安中學一直很重視校園文化的建設,并通過有形的物質文化和無形的精神文化對學生進行誠信、感恩、忠誠等傳統美德的感染和熏陶。博文樓前的園林中,立有一塊石碑,鐫刻“慎獨”二字,下注“人不知惟已知之時,慎于自律,真誠向善,止于至善”,這既是對惠安中學師生優良品德的褒揚,更是對現在以至將來于此求知者的期許。這兩個字,作為自我修身的一種方法,就是強調在沒有外在監督的情況下始終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堅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覺按道德要求行事,不會由于無人監督而肆意妄行?!吧鳘殹弊屛覀冞x擇把誠信作為學生文明道德教育的一個著力點。

誠信教育的方式很多,如看優秀影視片,聽先進人物報告會,舉辦以誠信為主題的演講比賽、班級辯論會、實話實說討論會等,但我們卻選擇“誠信售水”來開展對學生的道德教育。

《老子》中有言:“上善若水?!彼凶甜B萬物的德行,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把人的善行比作水,可見水與人關系之密切。

此外,水是生命的構成和起源,人體約有70%都是由水構成的;甚至可以說除了水,人體就所剩無幾。人的生命離不開水,就好比誠信是為人之道、立身處世之本一樣,二者可以類比,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于是,我們便從無人售水做起,通過德育情境的創設,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加強文明道德教育。

二、創設誠信教育場景

【誠信教育實踐體驗】

活動初期,校團委安排三個年級的6個班進行實驗。學校在走廊一角,或在教學樓底下等6處地方設置“誠信售水點”,每個售水點碼放一到兩件礦泉水,旁邊放一個用紙箱做成的錢箱,一個可移動的布告欄公布這一活動的說明:售水點無人值守,學生自行投錢(也可自己找零)取水,所提供的水為優質的品牌瓶裝水,保證學生飲用水的健康……并且,售水點始終處于無人監管的狀態,只要投下一元錢,便可拿走一瓶水;最主要的是,錢箱是敞開的,錢幣伸手可及!既無人值守,又沒有監控,實實在在的無人售水。

創設誠信“陷阱”。我們有意在售水點暗設了四個“陷阱”,第一個陷阱是對學生而設,真正的無人售水,如果學生經受不住誘惑,拿水不給錢甚至從錢箱偷拿錢就陷入誠信陷阱;第二個陷阱,錢款整理必須是一個人完成,對負責清點錢款的人也是一個誘惑;第三個陷阱,是“誠信售水點”由班級輪流負責,班級間展開競爭,看誰的誠信指數高;第四個陷阱,今天指數是80,明天下降,看班主任有啥辦法,是給班主任出了個難題。

建立誠信指數。誠信指數就是每日售水所收回錢數和貨物不加利潤價值的比率。活動開展第一天,六個售水點的誠信指數平均是85,很真實。第二天成了83,第三天變成了82,有的整箱水都被人搬走了,還有的一箱錢也不見了,幾個校領導嚷嚷這水賣不成了,還有人說要裝攝像頭,但后來我們還是沒裝,我說裝了就沒意義了。其實,我的理解是學校就是一個小社會,我們就是要把課堂當社會來建設,這樣學生從學校走出去才能適應社會。

三、開展誠信教育活動

經過前期幾個實驗班級的試點,我們積累了一些經驗,決定在中期集中選取一個年級展開誠信售水的比賽,引入競爭機制,進而實現學生的自主管理,將這項活動推向縱深化。 【建立誠信社團】學校在年級成立了“誠信自愿者聯盟”,在班級建立了“誠信自愿者聯合會”,誠信自愿者填寫申請表,表達自己對誠信的誓言,在此基礎上,組建全校性的誠信自愿者社團。自愿者所占份額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班級學生對誠信的認識和價值追求。

【設立誠信基金】同時,學校還借助股份制的模式,在班級設立“誠信基金委員會”,資金的10% 由班級籌措,一般學生每人1元,管理者每人2元,班主任20元;資金的90%由教師參股,通過股份合作,既培養了學生的責任和榮譽感,又讓學生學會了經營和管理?;鹞瘑T會設5名委員,分別負責市場調研、采購、倉儲擺放、資金結算和消息發布。誠信基金的建立,既是對學生的誠信教育,也是學校和教師的職責。

【形成誠信考評制度】另外,各班還要建立監督委員會,對售水的各環節和管理者進行民主監督;建立考評委員會,對參與活動的同學進行客觀、公正的量化和評價,并在“十佳”評選中推出年級和學校的“誠信最佳”候選人。

【誠信教育的多樣化】為將誠信活動的開展深入化、常態化和持久化,我們還在高一年級開展“誠信社團誓師大會”,組織誠信志愿者在條幅上簽名;設立誠信考試考場,向各年級發放倡議書,號召大家以“宣揚誠信、踐行誠信”為己任,不斷拓寬誠信教育的途徑。我們還設想,下一步要在校園建立誠信書屋,不但讓大家汲取更多的知識營養,還要讓同學們的誠信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不斷豐富誠信教育的內容和載體。

四、誠信變信仰

徜徉于惠安中學,你能處處感受到一種文化的氛圍,這種文化,不僅有經典的傳承,還有時代的創新,更多的則是他們對素質教育的思考、探索和實踐。誠信售水的實驗,也并非惠安中學的閑來之舉,而是惠中人在課程改革背景下,探索素質教育校本化開展的大膽創新。

我們通過召開主題班會、組織全校性的大討論以及開展誠信星級評選和獎勵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增強學生對誠信的追求。誠信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態度。誠信售水售出的是經營者的誠信,顯示的卻是他人內心的誠信與否。

誠信售水是一種方式,也是一個載體,其根本意義在于學校要倡導一種積極健康和向上向善的輿論和文化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通過學生的參與和感受,傳遞誠信,傳遞正能量,讓誠信變成信仰!

五、誠信教育的效果

誠信教育需要一個過程,需要給誠信意識不明確、不堅定的極少數同學一個機會。這里我們擷取了活動開展中期,學校誠信社團對當日售水活動的總結和點評,來反映該項活動開展的效果。

誠信售水4月13日總結

點評:

誠信是一份責任,是一種意識。誠信于每個人心中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差異。誠信的人在堅持中彰顯人格之偉大,失信者會因失信而付出更大的代價。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陽的七彩斑斕,小行為可顯示出一個人品質的優劣!

誠信售水4月18日總結

點評:

水是生命之源,誠信售水是對道德品質的考驗!是誰讓無人售水變成監督售水?是誰讓總體指數降低?是誰讓惠安中學的HONEST蒙羞?征文活動結束了,班會課結束了,字條貼上了……我們還會堅持。我們不在乎一瓶水,在乎的是影響你一生的品質!

誠信售水活動過程中學生的經典貼條

1.在生命之源面前,不必精打細算。

2.小小一瓶水,澆灌出一個人的誠信意識。

3.今天看是一瓶水,明天則是一份沉甸甸的價值觀。

4.人生的航標你找到了嗎?如果沒有,就從誠信做起吧!

5.一瓶水也有自己的價值,請不要讓它變得“無價”。

6.做人就像求神,心“誠”則靈。

7.每一瓶裝滿的都是誠信。買的是誠信,喝下后把冰冷暖熱的也是誠信。

8.售水長存,誠信永在。

9.一水一份錢,誠信永流傳。

10.每一瓶水的獲取都是一分對誠信的耕耘。

精煉的語言,富含哲理,每一句話,都是同學們對誠信的個性詮釋和解讀。

獨特的形式,深刻教育內涵的誠信售水活動,也吸引了媒體的關注,戶縣電視臺“新聞聚焦”、陜西電視臺“文化陜西”欄目、《金戶視野》、《華商報》均對學校的“誠信售水”活動進行了報道。在由西安市教育局、臺灣彰化縣教育處、西安市臺辦聯合主辦的第七屆西安——彰化(臺灣)素質教育研討會上,惠中《誠信是生命的基石》論文在本次研討會上進行了交流,并受到與會者的好評。

2013年1月,在全國主流媒體教育聯盟《華商報》首屆“2012中學素質教育創新學校及素質教育創新人物”評選中,惠安中學獲得“素質教育創新學校”稱號。2013年6月,學校榮獲“2013中國夢·中國創新教育示范中學”稱號。

六、誠信教育的反饋

【學生說】“感覺這種事只會在國外出現,沒想到我們學校也有,學校還是比較超前的,效果也不錯”,高一學生王澤群給出了不錯的評價,“大部分高中生比較自覺,少部分初中生,尤其是新生比較好奇,不夠自覺,我覺得不能做讓其他同學瞧不起的事”。

“我每次打完籃球都要買一瓶水喝,挺方便的,不用去外邊買了,還省錢?!背跞灏嗟墓涝f。走廊里,有個戴眼鏡的初一小男生表達了憤怒:“初一的孩子還不懂事,有次我都快哭出來了,有個同學趁著打上課鈴的時候偷偷拿了瓶水揣在兜里跑了?!?/p>

【老師說】主管德育的副校長郭美婷回憶說,售水的第一天,很多學生擔心被人誤會,“我經過時,有個初一學生特意跟我說‘校長,我把錢投了啊’,我笑了,說‘你表現真棒’!從起初的擔心被人懷疑到能夠坦然面對,再到習以為常就是習慣養成了!”

【家長說】誠信售水活動的開展要比老師單純一味的說教效果好,還能發現學生的優點?!背醵昙壖议L張輝如是說。“這個活動由學生自主管理,對學生實踐能力是個培養,同時也是對學生走向社會的鍛煉?!备咭粚W生家長譚惠說。

【原惠安廠書記劉建民說】德育工作的方式很多,道理人人都懂,但要人真心地接受一種觀念,還得采取一種好的方式。惠安中學通過誠信情境的創設,用具體的實踐和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取而代之傳統的空洞說教,營造育人的氛圍,方式很好,尤其是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方面非常有創新性。

【陜西師范大學教師教育資源中心專職副主任、副教授趙克禮點評】 學校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育人,因此,品德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在中國傳統教育中,非常重視和提倡“明倫”與“明德”,就是要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養成做人的基本習慣和態度。解放以來,我國的教育方針和目標中,也都把德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擔負著育人重任的“德育”,越來越教條化、形式化,死記硬背的政治思想條文和學生生活嚴重脫節。其結果,便是學生知識和行為的背離,“育人”成了一句空話?;莅仓袑W的“誠信教育”方式探索,切中時弊,有的放矢,是一種值得同類學校學習和借鑒的好做法。

在社會生活中育人,使學生在“做中學”,是當代教育的重要理論,也是對古代“養成教育”理論的發展。我相信,只要我們大家都像惠中一樣,來深刻領會教育的含義,明確教育的終極目標,尋求最符合教育規律的方法與途徑,中國教育的前景會更加美好。

七、傳統道德教育的反思

1.把空洞的說教轉化成具體的德育場景

誠信售水不在乎賺與賠,它只是我們進入社會的一個切入點,我們就是要借助賣水這項活動,為學生營造一個生態體驗的德育場景,通過對學生真實感受的誘發,進行現象的匯聚和比較,在一定的情境設計上喚醒人性的真善美,讓孩子在實踐中了解社會,感觸社會,教孩子融入社會,通過判斷,思考和構建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其良好的文明道德,教孩子做人。

2.惠中的教育觀

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離不開學校,更離不開課堂。把課堂當作社會,就是要不僅教給學生文化知識和基本能力,更要培養學生作為一個獨立健全的人所擁有的基本需要和品質,讓學生成為一個心智健全、有益于社會的人,有文明道德的人,這既是我們創設德育活動場景的初衷,也是我們的教育觀 “課堂即社會、年級即社區、學校即國家”的內涵。

3.知行要統一

知行統一,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德育工作的范疇很寬,其理論更是豐富駁雜,但只有落到活動和實踐的層面,才能使德育和素質教育接上地氣。學校所教和學生所學的知識,最終也要適應于社會和實踐。教育即生活、課堂即社會的理念的確立,是我們知行統一理論的實踐。

4.建立激勵機制

每項活動的有效開展,必須有一種激勵評價制度作為支撐和保障。通過激勵機制的建立,可以喚醒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還可以激發學生對活動形式的創新和內涵的挖掘。建立激勵機制,還需要學校資金的投入來保證活動的運行開展。

5.德育工作要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社會發展了,時代變化了,德育的內容、方法、手段、形式就必然跟著變化;固守常規,必然會失去德育的進步。

惠安中學以誠信售水活動的開展為切入點,加強對學生的傳統美德教育,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總結。該活動實施近一年來,學生和教師的思想認識變化都很大,師生通過活動的參與和體驗,切身體會到誠信在人生和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這項活動的成功開展,也使我們認識到,對學生文明道德和思想品質的教育不能拘泥于一種形式,而要不斷創新,拓寬教育的內容和形式,真正使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得以全面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