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育自誠信始 好學校從創新立——西安惠安中學“誠信售水”德育創新模式探秘
作者:本刊策劃、責編/范希望 圖片提供/楊永厚
發布時間:2013-11-08 15:15:0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教育要靠文化去引領。“誠”和“敬”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兩個最基本的概念,可以稱作核心價值觀,是“入德之門”、“成德之要”。正如先哲朱熹所講:“所以立身行己應事接物莫大乎誠敬。”誠者何?不自欺,也不去騙別人;敬者何?不怠慢,也不放縱自己。“言忠信,行篤敬”,一個是對自己,一個是對別人,著實可奉為座右銘去終身踐行。立德樹人,當以“誠信”始。
好教育離不開誠信。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論教育的十六字箴言,可謂樸實無華、字字珠璣,他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樹人,立德樹人的首要科目是建立誠信。誠信猶人的脊梁,有詩云:“山無脊梁,要塌方;虎無脊梁,莫稱王;人無脊梁,別做人,做個飯袋裝米糧。”可見,誠信是人的精神生命。
誠信之于人,猶水之于生命,皆不可須臾分離。水是構成人的自然生命的基本物質,誠信是人的社會生命和信仰生命的基石,水和誠信均與人的生命內涵密切關聯。古人所云“上善若水”,就是在教導人們要像水一樣,滋養萬物而不爭名利。這是把水性和人的德行聯系起來的最智慧的表達。
西安惠安中學的教育者,正是把“上善若水” 、“誠意正心”等傳統道德追求,與立德樹人、全面發展的現實教育目標相結合,從“課堂即社會,年級即社區,學校即國家”的教育理念出發,以學生自主經營管理的“誠信售水”活動(定點售水,自愿購買,錢箱敞開,一無監管)為載體,大膽創設德育場景,全校動員,全員參與,多重體驗,“慎獨”正心,讓學生的自我教育在“誠信售水”的道德體驗中得以升華。他們精心設計誠信“陷阱”、誠信指數、誠信考評與獎勵機制,建立誠信社團、誠信基金,并通過舉辦誠信專刊、演講比賽、作文競賽等一系列活動,營造出了一個向上向善的誠信文化氛圍。如此,既培養了學生的責任心和榮譽感,又鍛煉了學生的經營和管理能力,更豐富了每一個學生的生命內涵,也使得說教式的德育課從書本步入了生活,尤其為破解時下學校德育課枯燥乏味的難題找到了突破口和切入點,堪稱我省德育領域的一大創新,十分值得我們總結與借鑒。(范希望)
20創設情境重體驗 誠信花開馨滿園
——西安惠安中學“誠信售水”德育創新模式紀實
25誠信是生命的基石
——西安惠安中學誠信教育的實踐與思考
29文化自覺引領學校文化建設的積極探索
——西安惠安中學誠信文化建設引發的思考
30誠信是學生的第一素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