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業發展問題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問題,也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打造一支理念先進、作風優良、業務能力強的教師隊伍,從而推動學校整體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實現辦人民滿意學校的目標,是我們每個校長腦海中揮之不去的重要課題。在本次榆林市首屆“好校長”管理能力提高培訓班學習培訓過程中,無論是小組討論時,還是專家報告中,都談到實踐教學的問題,所以我也就這個問題簡單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

社會職業有一條鐵的規律,即只有專業化才有社會地位。如果一種職業是人人可以擔任的,那么在社會上是沒有地位的,因此必須樹立教師專業化成長理念,專業化成長不僅是一種認識狀態,更是一個發展的概念;不僅是一個奮斗過程,更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

一、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基本途徑是學習、思考和實踐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教師要想培養出優秀人才,就需要通過學習新知來充實、反思、總結和提升自己。教師專業成長途徑有閱讀、聽課、同科教師間的探討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古訓充分說明了學習、思考、實踐三者之間的關系。我們把學到的東西,思考之后通過實踐,加以運用,來指導我們的實際操作。同時,在教學實踐中又產生新問題,促進我們去思考,去學習,應該說學習、思考、實踐三者相互促進,相互發展,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基本途徑。

二、教師專業化成長的精神動力是理想、激情、毅力

教師應該擁有一種職業理想即專業化發展的抱負,而激情就源自于理想。任何一名教師,都可以平凡,但不可甘于平庸,不甘于失敗,這些都來自老師心中的豪情壯志。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就該在理想的引領下,在激情的驅動下,認真對待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嫁接經驗,彌補不足,反思提高。每一個成功的教師,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各種束縛和壓力,都會在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中,迷茫、困惑,徘徊,猶豫,甚至放棄。我們學校地處城郊,又與少數民族雜居,教育工作更須謹慎細致。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堅持自己的理想,再加上堅持到底的毅力和勇氣,我們的工作定會取得成功。

三、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外在因素是環境、活動、努力

教師的專業化成長離不開一個良好的環境,在和諧的氛圍中才能健康成長。同時,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也離不開活動,只有在活動中,才能找到自己專業化成長的方向。像聽評課活動,集體備課,說課對抗賽,舉辦優質課評選,專家學者的報告,外出學習等等,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搖籃,老師們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支持,共同成長,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教育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就我校而言,我們本著“為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為教師創造發展的空間”的辦學理念,努力為教師搭建各種平臺,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1.制訂規劃。

我們制定青年教師成長的“一三五計劃”,即一年入門、三年合格、五年教學有特色的青年教師成長規劃。并為青年教師指定幫扶教師,讓青年教師和有經驗的教師結對建立師徒關系,充分發揮老教師的幫傳帶作用,為青年教師內涵式發展創造條件。以上制度均由教研室負責落實。

2.制訂賽教制度。

自2007年建校初期,我校舉辦首屆年輕教師教學競賽以來,教務處堅持從教師隊伍建設的高度看待競賽,將其作為年輕教師展示才華的重要平臺、教師成長成才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教學水平提升的重要舉措,不斷完善組織形式,競賽組織實現規范化,環環緊扣、嚴密細致。一批教學素質高、有發展潛力的年輕教師通過這個平臺提升了講課水平,成為學校教學的中堅力量,增強了我校教師隊伍的發展后勁,使教學水平連年穩步提升。大量的年輕教師成長為市級教壇新秀、市級教學能手和省級教學能手。

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制度。我們先后邀請了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質量檢測中心胡新懿教授、清華附中陳紀英主任、陜西師大張熊飛教授等專家學者來校講學。開拓教育視野,明確教研方向,更新教育觀念,改善教學方式。先后組織了100多人次去北京、上海、西安、銀川等省市參觀學習,吸收先進教科研經驗,全面提高教師素質。

在教師的專業發展上我們還在探索,還在努力,教師隊伍的建設是一項長久工程,因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也是學校發展的永恒主題。